•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慶餘年2》風靡臺灣,兩岸為何再次開啟同追一部劇模式?

2024-06-13 14:2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暌違五年的《慶餘年2》日前播出後,不僅在大陸掀起收視熱潮,在臺灣也火爆出圈。一時之間,兩岸中國人同追一部劇、同聊一個話題、同享中華文化盛宴,成為獨特的“風景”。
  五年來,《慶餘年》第一季留下的懸念牽動著兩岸劇迷的心,第二季一經播出,便引發追劇熱潮。在臺灣地鐵上,不少年輕人拿著手機追看《慶餘年2》;“小范大人”等劇中經典臺詞被島內青年頻頻使用在社交媒體上;相關討論區中,更有數千觀眾參與討論與分享。
  隨著劇集完結,不少臺灣網友開啟花式催更,紛紛留言“看完了,意猶未盡”“繼續等第三季”。在臺灣“Yahoo奇摩”網站日前公佈的“戲劇影集排行榜五月Top10”中,就有《慶餘年2》的身影。可以説,《慶餘年2》在臺灣的火爆程度絲毫不輸大陸。
  為何跨越海峽,《慶餘年2》依舊廣受歡迎?除了精良的製作水準、跌宕起伏的劇情、演員們精湛的演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同文同種,擁有共同的文化根脈,容易對影視劇等優秀文化作品産生情感共鳴。
  作為一部古裝巨制,《慶餘年》服裝道具細節考究,處處展現中華傳統文化元素。有臺灣網友留意到,劇中傢具“鼓凳”“就是阿嫲家裏的圓凳”;“小范大人”隨口朗誦的詩詞,正是小學課本裏曾反覆背誦過的;還有臺灣網友著迷劇中的漢服元素,認為一切都是那麼熟悉……
  當前,儘管民進黨當局不斷在島內搞所謂“去中國化”,臺灣民眾對大陸影視劇的喜愛並未因政治阻力而消減,反而一次次掀起追劇熱潮,彰顯出中華文化的強大力量。
  近年來,包括《繁花》《甄嬛傳》《瑯琊榜》等大陸優秀電視劇在臺灣持續熱播,引發兩岸同胞廣泛共鳴。《甄嬛傳》已經成為臺灣民眾新年賀歲節目的新選擇,今年春節期間,臺灣八大電視臺不間斷連播《甄嬛傳》,五輪直播累計觀看數達721.9萬。《繁花》男主角“寶總”胡歌12日受邀抵臺參加文藝交流活動,受到粉絲與媒體熱情包圍。這些無不體現出大陸影視劇在臺灣的廣泛影響力。
  一部部大陸影視劇在臺灣的持續熱播,充分説明瞭兩岸是一家人。正是因為有著刻在骨子裏的相同的中華文化基因,讓臺灣年輕人對於劇情容易心領神會、共情共鳴,追起大陸劇毫不費力。在追劇過程中,臺灣年輕人也一次次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對中國歷史的了解。兩岸年輕人在評論區熱烈互動,雖然打出的字有繁簡之分,但都是中國字。
  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寶貴財富和精神紐帶。《慶餘年2》在島內再掀追劇熱潮,充分説明流淌在廣大臺灣同胞血液裏的中國文化基因,是民進黨當局“臺獨”勢力怎麼搞“去中國化”、怎麼破壞兩岸文化交流,都改變不了的。(文/李寧)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