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同“粽”同源慶端午 兩岸同胞賡續中華傳統民俗

2024-06-12 09:3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五月五,是端陽;吃粽子,挂香囊;門插艾,香滿堂;龍舟下水喜洋洋。”農曆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傳統佳節端午節,儘管有一灣海峽分隔,兩岸同胞有著相同的傳統習俗,擁有共同的文化記憶和傳承。
  端午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擁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符號。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同受中華文化滋養哺育,同享端午喜慶之樂。端午前後,兩岸各地均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緬懷先賢、祈福平安,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家國情懷。
  粽子是端午節的重要標誌。和大陸一樣,端午節臨近,臺灣的大街小巷粽葉飄香,各家店舖前排隊人潮爆滿,將端午節這一中華民族綿延千年的傳統節慶氛圍感拉滿。湖州粽、客家鹼粽、廣式裹蒸粽等來自祖國大江南北的粽子也紛紛現身寶島,滿足廣大民眾的味蕾需求。
  賽龍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民俗活動之一。在大陸,屈原故里湖北秭歸、廣東中山、浙江義烏、西藏林芝、廣西北海市僑港鎮等多地舉辦精彩紛呈的龍舟賽。在臺灣,臺北、新北、桃園、高雄、臺南、基隆等地的龍舟賽也熱鬧登場。端午時節,海峽兩岸選手們揮槳劈浪、你追我趕,賽出的不僅是勝負,更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氣神。
  此外,挂艾草、帶香包、喝雄黃酒等也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端午習俗,雖分隔兩地、相隔千里,但兩岸同胞對端午有著相同的情愫,正是中華文化將彼此緊密相連。“粽葉緊緊裹住糯米,就像我們兩岸的心緊緊相連。”廈門湖裏臺胞陳語萍表示。“在划船的過程中,我們兩岸同胞互相支援,大家同心協力,展現出很棒的團隊合作精神。”在福建三明市參加兩岸端午龍舟賽的臺胞謝明輝説。“希望兩岸同胞都能體會到端午節的文化內涵。”臺灣國學教授朱榮智説。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也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園。兩岸同胞共同傳承端午習俗,體現了兩岸同根同源的歷史根源。承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端午節,穿越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其飽含的愛國主義情感、民族主義情懷歷久彌新,持續豐富兩岸同胞的精神家園。希望兩岸同胞增強文化自信,攜手共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繁榮發展。(文/李寧)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