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小明”返臺後遇到新難題,臺監察部門出面呼籲補償

2021-02-10 15:1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兩岸快評第1221期】

圖片來源:臺媒

  去年的新冠疫情,阻礙了滯留大陸的“小明”們的返臺路。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更是一度針對滯留大陸的“小明”們,實施入境管制措施,相較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子女,使他們入境回臺的時間受到限制及延緩。

  如此“差別對待”,引起外界對民進黨當局侵害人權的質疑,臺灣監察部門在9日召開記者會,促請臺灣行政部門依照國際相關規範,通盤檢討,並設置整合性單一窗口,評估對“小明”等人合理補償。

  所謂的“小明”,其實是臺灣人與大陸籍配偶子女的一個集體代稱。去年新冠疫情爆發後,有臺灣官員在解釋回臺政策時用“小明”這個名字舉例,才有了這個統一的稱呼。“小明”主要包括如下幾類人:“臺灣人與大陸籍配偶親生之子女”、“大陸籍配偶前段婚姻之子女”(俗稱小明),及“大陸籍新婚配偶”(俗稱小紅)。據臺灣方面公佈的數字,滯留在大陸的“小明”最多時一度達到幾千人。

  當初民進黨當局對“小明”返家的政策措施,上演了一齣“朝令夕改”、甚至是“一令四改”的政治鬧劇。最後竟然一度決斷,只要不具有“臺灣戶籍”的大陸配偶子女,且滯留在大陸及港澳者,一律不予入境。等於是“一刀切”式地殘酷阻斷了“小明們”的回家之路。

  相比之下,滯留海外的臺灣人及外國籍人士入境管制卻沒有這種嚴格限制,這麼明顯的歧視政策,顯然與民進黨當局一向標榜的“人權”“平等”相悖,因此不得人心。在多方抗議之下,民進黨當局不得不逐步放開禁令,讓“小明”入境回臺。

  但如今這些返臺“小明”們又遇到了新難題。因為去年在大陸滯留的時間太久,在申請居留證時候,不滿足1年在臺灣需滿183天的規定,對此相關單位至今未有明確説明,讓許多家長和“小明”無所適從,更擔心過去已達標的年度,或已累積的天數也將隨之一筆勾銷,從頭計算起。這也是最近“小明”話題又在島內發酵的原因。

  應該説,這一回臺灣有關部門的態度還算端正,臺灣方面陸委會表示,陸配及其子女因疫情無法返臺,以致其申請居留或定居天數計算受到影響,此屬於不可抗力的特殊事變,實不可歸責于當事人。另據了解,臺灣所謂“移民署”已召開跨部會研商彈性處理方案的會議,正完備後續行政作業。

  民進黨當局亡羊補牢,看來“小明”們的面臨的難題有望解決,我們也衷心希望民進黨當局積極強化及改善相關規定,保障兩岸交流往來。更不要人為設限,讓兩岸最普通的民間往來也染上“政治因素”。(文/石葦)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