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綠媒酸嫦娥五號鬧笑話!多少媒體人已變“歡樂喜劇人”

2020-12-08 14:0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兩岸快評第1081期】

  

  11月24日淩晨,中國文昌航太發射場。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劃過夜空,邁出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的第一步。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收官之戰,更是中國航太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最新消息顯示,嫦娥五號已完成月壤樣品轉移,“挖土”成果將帶返地球。這件大事令國人振奮,但在臺灣綠媒的政論節目中,卻變了味兒。節目中,提到大陸“嫦娥五號”登月,臺媒評論員黃創夏先是稱這當然是成就,然而話鋒一轉又提到,“1969年,那時候的阿波羅11號已經上去50年了。”

  緊接著,他又表示,因為大陸人看不到外面的資訊,所以別人説很厲害,他們就認為很厲害。話音剛落,一旁的綠媒主持人驚呼“所以對岸的網友可能認為,世界沒有其他國家登陸過月球,我們是第一個。”

  言論一齣,立刻被網友截取“高能片段”,並在網路瘋轉。網友表示,“臺灣的專家水準可想而知了,怪不得老説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有臺灣網友反問“黃創夏你有知識嗎?”還有人直呼“笑話一則”。

  不過,這位黃創夏老兄很有可能是故意“裝瘋賣傻”。有網友翻出2013年,他在大陸錄製政論節目的片段,他曾親口表示,“臺灣早就已經是井底之蛙,而這個井底之蛙,媒體應該負很大責任”。顯然那個時候的黃創夏意識還是清醒的。

  那麼從2013年到2020年,究竟是什麼讓黃創夏從一個“資深”媒體人變成了“歡樂戲劇人”?事實上,這種轉變並非發生在黃創夏一個人身上,島內不少所謂專家學者及媒體人士,在參與綠營節目錄製時,都頻頻通過製造假新聞、把舊聞當新聞,或刻意錯誤解讀等方式嘩眾取寵,為網友增添不少爆笑段子。

  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假新聞、爛節目可能完全暢享“言論自由”,但中天新聞臺客觀理性報道大陸發展動態,卻直接被叫停。兩相對比就可以輕鬆得出結論,民進黨當局的綠色恐怖政策,才是臺灣輿論界“綠化”“獨化”、膚淺化的罪魁禍首。

  11月22日,臺灣民眾還在為反對“民進黨當局執意進口的美國豬肉”走上街頭抗議;隔天大陸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在央視的直播視頻裏,就數臺灣省的鏡頭最多了。不過這樣的畫面,恐怕島內綠營電視臺和媒體人都看不見,這也不能全怪他們,畢竟“井口”太小。(文/關其行)

[責任編輯: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