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中華鳥會”被國際鳥盟除名,民進黨當局又甩鍋大陸

2020-09-16 16:2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兩岸快評第951期】

國際鳥盟官網首頁截圖

  據臺媒報道,臺灣“中華鳥會”(全稱“中華野鳥學會”)9月15日在官網發佈中英文聲明稱,該組織被國際鳥盟除名,原因在於“因中文名稱對國際鳥盟的夥伴關係造成經營風險”。事情一齣,臺當局外事部門果然“跳腳”了,且又把矛頭指向大陸,聲稱大陸“打壓”,還對國際鳥盟的決定表示“遺憾與不滿”。

  聲明中稱,國際鳥盟9月7日通過全球理事會決議,指出臺灣鳥會的中文全稱對國際鳥盟的夥伴關係“造成經營風險”,需要作出修改;還要求臺灣鳥會簽署一份文件,“承諾不促進或倡導‘臺獨’”。

  臺灣“中華鳥會”還“控訴”,除此之外,他們曾被要求:禁止參與由臺灣當局資助的任何相關活動;禁止使用任何包含“中華民國”內容的相關文件、報告或任何形式的傳播媒體。在臺灣“中華鳥會”以所謂“不就政治問題表達立場”的理由拒絕後,國際鳥盟將臺灣鳥會從夥伴關係中除名。

臺灣鳥會的名字已經從國際鳥盟網站消失,官網截圖

  對此,微博網友紛紛嘲笑“這下,連鳥都不鳥你了”。島內網友還笑稱,“真的被放鳥(放鴿子)了”。而臺網友對民進黨當局的聲明並不買賬。有網友表示,“‘斷交部’真的很無能”“反正今後國際上有任何因為對蔡英文的無能感到不滿,而拒絕合作的事”,民進黨當局“通通推給大陸就可以結案了……這個執政當局真好當”。還有網友嘲諷,“最近民進黨當局不是大動作用口罩及臺灣人民的健康換美豬,爭取國際地位嗎?”

  據悉,臺灣“中華鳥會”成立於1988年,由全臺各縣市21個地方鳥會及生態保育團體組成。國際鳥盟則自1922年成立(當時名為國際鳥類保護協會),是一個關注鳥類的國際性非政府組織聯盟機構。現在有120多個夥伴成員,工作範圍遍及一百多個國家及地區,致力保育鳥類和它們的生態環境,以及全球生物多樣性。香港觀鳥會2013年正式成為其成員。

  近期,民進黨當局因不斷炒作兩岸問題,操弄所謂“臺灣價值”,挑戰一個中國原則問題,接連被多個國際組織“退檔”,如今連國際鳥類學會也呆不下去了。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已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關係的準則,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奉勸民進黨當局不要心存僥倖,逆潮流而動挑戰一個中國原則只會引火燒身、自食其果。(文/雙九)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