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學生運動脫序 民進黨在割稻尾

時間:2014-03-25 17:11   來源:台灣網

  當學生團體失控攻佔行政院時,警方在勸阻無效必須強制驅離時,又見民進黨的前後任主席赴現場。(圖片來自臺媒)

  為了抗議兩岸服貿協議已由“立法院”委員會送交“院會”備查,臺灣學生團體及抗議民眾自3月18日以來攻佔“立法院”議場以來,已經進入第8天了。由於缺乏退場機制,在臺當局響應不符預期情況下,部分學生團體開始鼓噪,甚至演出前往佔領“行政院”之違法脫序的戲碼。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5日發表社論是或,面對此種逐漸失控的局面,學運領袖豈是一句“對此行動表示尊重”,就可推卸責任?

  誠如有位學生所言,既然有本事將學生帶上街,也要有本事把他們平安帶回家,豈能在出現另有學生團體做了不預期的舉動,就用“尊重”兩個字將責任撇得一乾二凈。帶頭攻佔“行政院”的學生領袖表示,此舉是“為‘立法院’夥伴抒減壓力”。這不正説明沒有攻佔“立法院”,就不會攻佔“行政院”的舉動了嗎?兩者豈能輕易切割。攻佔“行政院”後,若不採取強制行動,攻佔馬英九辦公室未來會遠嗎?

  當然在此次學運過程中,民進黨想要借此攫取政治利益的行徑,最讓人看不下去。明明自始至終怕支援者不挺,不想讓服貿通過,又不想得罪工商界,因此想盡各種辦法以程式問題拖延審查。一個協議送到“立法院”審了9個月,連正式審查的程式都還沒開始,豈不怪哉?任意指控兩岸服貿協議是黑箱作業,卻對臺灣和紐西蘭、臺灣和新加坡經濟協議不聞不問,這不是別有居心,又是什麼?

  “立法院”好不容易在上個會期,經過朝野黨團協商,決議先辦理16場公聽會後,即針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進行審查。國民黨所舉辦的8場,非常有效率地在去年底就舉行完畢,民進黨所舉辦的8場遲至今年3月10日才舉行完畢,既然辦完了,在委員會開始進行審查,符合朝野協商結論,不過民進黨就是不願審,屢屢採取程式杯葛。

  先是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在兩岸服貿協議正式展開審查之前,無視于六大工商團體多次呼籲儘速通過服貿協議的需求,對外放話表示,服貿協議本會期通過的機率趨近於零。接著就是民進黨“立委”陳其邁,在服貿協議公聽會結束後,率先以“內政委員會召委”身分發動奇襲,先將服貿協議排入3月12日、13日“內政委員會”議程中,欲以程式干擾服貿協議的審查,不想負責又要割稻尾。

  當學生攻佔“立法院”議場後,民進黨前後任主席蘇貞昌、蔡英文、謝長廷、遊錫堃先是在議場外頭排排坐,美其名是聲援學生,實際上卻是別有政治目的。許多民進黨的公職人員候選人,公然拿著競選旗幟,動員中南部阿公阿媽到“立法院”議場外的大街上聚集,蘇貞昌並且站在宣傳車上公然拉著該黨臺中市長參選人林佳龍的手口喊“凍蒜”,是為了聲援學生反服貿嗎?

  當學生團體失控攻佔“行政院”時,警方在勸阻無效必須強制驅離時,又見上述民進黨的前後任主席赴現場表示要關心學生,並且要求警察不要用警棍打學生。作為曾經執政過、未來執政可能性極大的政黨之領袖,居然可以不顧違法亂紀的行為,利用機會博取維護學生權益的好名聲。試問未來若有其他政黨如法炮製,屆時他們立場又在那裏呢?

  學生本身單純,理想性高,對公共事務有參與的熱情,可以理解,但是宣稱和平、非暴力,卻以暴力方式佔領“立法院”及“行政院”,仍然應該有所反省。不過只顧本身政黨利益,無視臺灣經濟發展的需要,利用學生運動來割稻尾的民進黨,恐怕才是最該檢討的。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