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思想”是兩岸共圓“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時間:2013-08-23 10:18   來源:台灣網

  100多年前,孫中山率先發出了“振興中華”的時代強音,他指出革命的目的“就是要除去人民的那些憂愁,替人民謀幸福”,可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首位“追夢人”。今天,兩岸中國人站在了距離實現“中國夢”最近的時代裏,站在了兩岸關係不斷深化、交流繼續加速的大背景下,第二屆海峽兩岸中山論壇7月底在廣東中山登場,再度讓“孫中山思想和精神”搭建起兩岸民間交流的平臺,弘揚中山精神已經成為兩岸加強情感、共圓“中國夢”的強大紐帶與力量。

  一、中山思想與“中國夢”一脈相承

  《南方週末》曾在2012年發起過一項“歷史上的中國夢踐行者”網路評選活動,結果,在網友們從上下五千年中華文明中選出的7位影響深遠的“中國夢踐行者”中,孫中山位居榜首。作為20世紀的三大偉人之一,孫中山不但最早明確地提出了民族復興的中國夢雛形,同時也畢其一生踐行了屬於自己也屬於全中華民族的中國夢。
 
  1894年,孫中山領導的興中會在其成立宣言中第一次明確表達了“振興中華”的宏願,這個理念和目標一直延續到了今天。“中國夢”是中華兒女近代以來追求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其本質內涵就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正是中山先生為之嘔心瀝血、奮鬥一生的目標。在第二屆海峽兩岸中山論壇上,這一觀點也得到了兩岸與會人士的共同體認。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説,中山先生實行的中國夢和習近平主席最近提出來的“中國夢”屬於不同階段的中國夢。廣東省社科院研究員張磊也認為:孫中山先生的中國夢和習近平主席關於“中國夢”的論述是完全相通的。

  在那個中國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年代,以孫中山為傑出代表的無數仁人志士為救亡圖存而前仆後繼,開啟了中華兒女百年“中國夢”的求索與追尋。中山先生站在時代的前列,清醒地看到“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他高舉實現民族獨立自由和民主革命的旗幟,提出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革命綱領,全身心地投入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統治的革命事業,終結了在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譜寫了古老中國發展進步的歷史新篇章。

  所以,“中國夢”從最開始就是一個“使中國擺脫困境,實現中華民族獨立、民主和富強的夢”,正是中山先生那一代仁人志士的中國夢,才成就了我們今天這個夢想成真的時代。中山先生的遺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即包含著對振興中華的深切期盼,包含著對後來人的莊重付托。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