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視點:胡馬信函成焦點 陳水扁終未認罪

時間:2009-08-03 08:53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8月3日消息 上周伊始,“胡馬信函”成為輿論關注點,臺灣媒體指出:由於胡錦濤與馬英九兩人的角色,看雙方往來的電文不能僅做一些“禮貌性”的解讀,還應側重其“政策性”解析。兩岸新聞交流也在上周有了進一步發展,海協會新聞交流團赴臺訪問“收穫頗豐”。此外,島內另一件有“進展”事件的主角是陳水扁,在扁案審理程式全部終結後已可確定:陳水扁終未認罪。
 
  “胡馬信函”成焦點
 
  7月2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向中國國民黨主席當選人馬英九發出賀電,並期望兩黨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馬英九復電致謝。兩黨領導人在新形勢下的首次直接交流,無疑成為各方輿論關注的焦點。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30日評論文章指出,胡、馬二人在電文中都認同中華民族,表示儘管存在兩岸政治分歧,仍可透過擱置爭議的方式逐步化異聚同,此一過程即是和平發展期,有利於提供兩岸人民安居樂業的環境。
 
  香港中評社28日一篇文章認為:兩份電文字數各有長短,表述方式不同,但基本意涵一致,完全可用“互動默契、聲氣趨同”8個字形容,這是新時期良好的新開端!
 
  《日本新華僑報》29日評論員文章説:胡馬首次“信函對話”最重要的意義應在於雙方進一步釋放出來的善意,在於胡錦濤在賀電中所説“進一步深化政治互信”。惟有從民族大義出發,將上世紀40年代遺留下來的黨爭敵意轉變為黨友善意,惟有將中華民族復興置放于國際大環境中考量並進而形成內蘊深刻的政治互信,兩岸關係未來才能有大突破、大發展。
 
  兩岸新聞交流盼突破
 
  7月27日至8月2日,由海協會專家、國務院臺辦新聞局局長楊毅率領的海協會新聞交流團赴臺訪問。楊毅在島內接受香港中評社專訪時強調,兩岸媒體各有所長,希望透過交流優勢互補,也期待兩岸媒體互設常駐機構能夠早日實現,推動兩岸交流向前邁進。楊毅2日離臺前在桃園機場又表示,此次來臺,與臺灣媒體朋友就進一步推動兩岸新聞交流廣泛交換意見,增進了彼此間的了解,收穫頗豐。
 
  對於海協會新聞交流團在臺期間大力倡議兩岸媒體互設常駐機構,臺灣世新大學新聞系教授彭懷恩認為,若兩岸都可以釋出善意,兩岸新聞交流應該是正面的;但兩岸新聞自由開放確實有差距,應秉持更包容、更開放的心態互相交流。彭懷恩也認為,若兩岸媒體互設常駐機構,對於大陸觀光客、派駐到臺灣的大陸人以及赴大陸工作的臺灣人是好事一件,因為他們可以看到自己熟悉的媒體與相關居住的新聞。
 
  陳水扁終未認罪
 
  上周,另一件頗有“進展”事件的主角是陳水扁,在扁案審理程式全部終結後可以確定的是:陳水扁終未認罪。7月28日的言詞辯論庭上,陳水扁花了近4小時批其他政治人物,卻用不到5分鐘的時間為其家人處理金錢的爭議向民眾致歉。
 
  臺灣《聯合報》29日社論指出,陳水扁採取此種激烈又極端的訴訟策略,或會使他陷於連特赦都不可能的境地;但這卻是陳水扁的性格底蘊與一貫風格;這種“極端又偏激”、“全有或全無”的選擇,在陳水扁過去的政治操作中屢見不鮮,過去他是如此操弄臺灣,如今他也這樣操弄司法,真是: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28日的辯論庭還有另一件事成為熱議話題:檢察官林勤綱灑淚公訴被告陳水扁。因為林勤綱與陳水扁認識超過30年,不僅同為臺大法律系的學長學弟,且同是“美麗島”案大審的辯護律師團成員。對於這兩個法律人的對照,臺灣《聯合報》31日文章指出,陳水扁將整個司法體系妖魔化成政治迫害者,但林勤綱的“現身”卻使他在政治及司法上皆難立足;林勤綱的言語顯示:即使是對“臺獨”及綠色民運有充分理解或曾親身參與的檢察官,也認為陳水扁的政治辯解不可置信。臺灣《中國時報》31日社論則認為,林勤綱是在為陳水扁痛哭流涕,他試圖使用昔日的理想召喚被告良心的發現,而陳水扁只怕要讓林勤綱失望了。(趙靜)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