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視點:馬王心結終結 民進黨迷失定位

時間:2009-06-22 08:35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6月22日消息 回顧上周,島內藍綠兩黨均面對內部改革浪潮的襲擊。國民黨下屆黨主席選舉最終僅馬英九1人參加,臺“立法院長”王金平第一個聯署表態支援,盛傳4年之久的“王馬心結”自此成為過去。民進黨方面,對黨內訪陸潮討論的結果竟是“三不一沒有”,輿論諷刺:民進黨深知擋不住自己人赴大陸的浪潮,所以只好不管。

  “馬王心結”成過去

  下屆國民黨主席選舉僅馬英九1人完成領表作業,島內輿論普遍認為馬篤定當選且得票率不會太差。“人民的期待空前的高,連一點瑕疵都無法容忍!”馬英九説明他決定參選是為了以黨輔政、促成更有效的政治運作,他也不諱言“立委”會有些“必須的堅持”,這涉及利益資源分配。

  臺灣《中國時報》17日社論認為,不要以為不沾鍋的馬英九準備與選舉利益妥協了,沒有!他在接受《天下》雜誌專訪時直截了當説:“提名要像樣點,當選不能貪污。”但是不搞資源分配的“總統”兼執政黨主席能協調什麼?馬英九把自己當成解決問題的關鍵之鑰,他要管的事可能比他想像的更多。

  馬英九參選國民黨主席後,王金平率先聯署表態支援,並在16日晚設宴款待馬英九時表示“所謂馬王心結已成過去式,未來我和馬會和諧團結,求最大進步。”臺灣《中華日報》18日社論將這番話解讀為:就算過去確有“馬王心結”,現在也沒有了。這意味,即使國民黨曾受到不夠團結的傷害,傷害已停止,傷口將癒合。是馬英九的精誠、王金平的善解,成就了這番功德。

  民進黨兩岸關係中找不到定位

  國民黨面對“總統”兼黨主席的新挑戰,民進黨也面對改革難題。對於黨內的訪陸潮,民進黨中央6月17日討論的結果竟然是“三不一沒有”,即:不辯論、不訂注意事項、不陷入政治操作、沒有鼓勵赴大陸交流問題;特別的是,蔡英文裁示研議的“黨公職人員訪問大陸注意事項”一樣被否決。

  臺灣《中華日報》21日社論指出,民進黨中央規定未來所有重要黨公職前往大陸得先“報備”並通過“個案判斷”決定是否放行,説得這麼籠統,等於沒説。何以故?因為民進黨深知擋不住黨公職人員赴大陸的浪潮,只好不管。蔡英文進退失據,關鍵在於民進黨在兩岸關係中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18日,民進黨、臺聯黨及島內本土社團共同舉行記者會,宣稱“ECFA就是要公投”,呼籲民眾響應聯署。《中華日報》19日社論指出:“就是要公投”即“只要給我‘公投’,題目是啥並不重要”。揆諸綠營2004年推“飛彈公投”、2008年推“入聯公投”,雖然都被封殺,但“公投綁大選”目的已然得遂,承此余緒,“ECFA就是要公投”云云,説穿了,無非為年底選舉操兵。

  臺灣“有品”的藥方在哪?

  相對於臺灣政壇的“風不平浪不靜”,島內社會也于上周發生了一件引發全臺百姓群情譁然事件。新竹男子余之斌與女友夜遊當地一風景區時,被6名輟學的中學生(島內稱“中輟生”)以木棍無故圍毆最終不治。“孩子怎麼了?”是臺灣《聯合報》為此發起的徵文題目,該報17社論亦指出:一個被父親稱許為“很乖”的青少年,和夥伴莫名所以地殺死了另一個被親友讚譽為“很乖”的青年;這一荒謬景象充分反映了臺灣社會的價值錯亂。

  另一個引發輿論熱議的事件為:臺“教育部”今年將撥12億元(新台幣)推動“臺灣有品運動”,並擬具3年計劃,補助各校推動品德教育。6月17日,馬英九親自主持了啟動儀式,希望導正孩子們能更尊重生命等。

  臺灣《聯合晚報》18日社論指出,品德、品質、品味的確是臺灣社會急需的,也是教育做得不夠好的部分。臺當局用心良苦,但要找對“有品教育”的藥方,不要把錢花在口號宣傳和形式主義上面。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9日的透視集文章則直言:我們更關心這一運動是否反映了馬當局某種“政治道德重整”的縮影?為官者自己以身作則、潔身自愛,先創造一個“有品政治”的大環境,或許是説服社會的不二法門。(趙靜)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