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國難” 民進黨只出一張嘴救經濟?

時間:2009-02-23 11:14   來源:台灣網

 

  臺灣“民間國是會議”上,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致詞時重炮批評馬英九當局,再度要求撤換“內閣”。(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受到國際經濟情勢影響,臺灣整體的經濟情況也不是很理想;因此,從2008年第四季開始,臺當局即不斷推出各式各樣的方案。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發表文章指出:目前島內經濟情勢的嚴峻是大家都知道的事,若是經濟繼續下滑、失業人口繼續攀升,對誰都沒有好處,現在必須要整合各個領域的力量一起渡過難關;作為在野監督者的民進黨在這個危機時刻召開“民間國是會議”,集思廣益,一起為臺灣經濟尋找出路、活路,這是大家期待也歡迎的事。然而,兩天的“國是會議”開下來,讓人感到失望的是,人們看不到民進黨舉行這樣的會議的動機與目的,究竟何在?

  看起來,大費周章、甚至還希望當局部門共襄盛舉辦的這個“國是會議”,民進黨似乎只想將之定調為“批斗大會”,因此會中大肆批判馬英九、批評當局施政,此外,民進黨的“國是會議”提供了哪些可行的建議與見解呢?難道把專家學者找來,就是讓大家發發牢騷、發泄情緒嗎?相信人們對在野黨的期望並不是這樣罵罵人的“大拜拜”就夠了的。作為才剛剛卸下政權的前執政黨,民進黨從主席蔡英文以降,好像都不知道自己的角色、責任何在,以為只要有“潑婦罵街”的功能就可以交待過去了;是這樣的嗎?

  文章最後説,這場金融海嘯來得又快又急,世界各地的政府都應付得頗為棘手,臺灣的執政者在一些政策的推動上或有值得改進與改善的地方,但至少馬英九當局兢兢業業、戒慎恐懼,認真思考解決各種燃眉之急。試問,在這過程中,民進黨又做了些什麼呢?蔡英文先是撂狠話説民進黨要重回“街頭路線”,然後找了一大堆自己人關起門來罵東罵西──難道這就是民進黨“共赴國難”的方式?出一張嘴就可以救經濟、救失業嗎?這種不長進、沒誠意的在野黨,莫怪人們越來越不想搭理。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