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議題最終將被民進黨的政治算計消磨殆盡

時間:2009-02-23 08:51   來源:台灣網

  臺灣《聯合晚報》21日發表文章説,繼“立法院”民進黨團喊出“行政院長”劉兆玄下臺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21日在“民間國是會議”上打出同樣訴求,一時之間,朝野對立升高,即便與會者提出諸多經濟、民生議題的對策良方,最終將被政治計算給消磨殆盡。

  文章指出,很難不去令人合理懷疑,民進黨背後推演的邏輯是這樣子的:召開“民間國是會議”,提出政策主張,當局不接受,人民就有權走上街頭;喊出“閣揆”換人,馬英九不妥協,在野黨就有權在今年520過後罷免馬英九。而民進黨目前在“立法院”只有27席,要跨越“立法院”四之分一提議罷免“總統”的門坎,剛好必須拿下苗栗縣和臺北市大安區的“立委”補選,兩場“立委”補選也有了訴求。如此一來,即便罷免案不可能闖關成功,但至少民進黨嘗試過,也讓馬英九執政留下曾被罷免的污點。

  再往後推一點,罷免案不成,民進黨可以轉而訴求縣市首長的改選,當局是由馬英九執政,但在地方上,選民仍然可以選擇在民進黨執政縣市討生活,且綠色版圖擴大,也等於是給馬英九當頭棒喝與警惕,達到另一種制衡的效果。

  或許這些推論雖過於權謀計算,但不是不可能,否則,民進黨又何以選在此時再度挑起撤換“閣揆”的話題?難道真的只是為了經濟成長率負2.97%這項數字嗎?

  其實這些都有跡可循,在馬英九拋出邀請在野黨領袖的“雙英會”後,民進黨隨即提出召開“民間國是會議”的構想,並邀請馬英九參與;另一方面,民進黨雖稱“雙英會”的前提是馬英九參加“民間國是會議”,但在傳出馬英九慎重考慮後,也有人憂心,萬一馬英九齣席,民進黨的如意算盤豈不全盤皆輸?

  蔡英文和馬英九會面並沒有想像中的複雜,只要兩人願意且誠心;只是政治從不單純,身在其中者更往往只會考慮自身利益。民進黨若有心向執政黨建言,根本不必大張旗鼓召開“國是會議”邀請馬英九參加。

  文章最後説,其實,民進黨真的想反映人民心聲,為臺灣謀福謀利,即便是蔡英文受點委屈,放下身段和姿態,大方與馬英九會面,毋須太多前提和設限,反而會贏得更多掌聲。

更多精彩評論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