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議員提案鼓動讓臺灣成“北約+” “騙錢”居心被識破

2021-03-25 10:55: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又挑事!美議員提案鼓動讓臺灣成為“北約+”,“騙錢”居心被島內網友識破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天行 環球時報記者 付國豪】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曾多次公開鼓吹建立所謂“亞洲北約”制衡大陸。在此思維下,美國共和黨眾議員佩裏拋出法案,要求美國政府將臺灣視為一個“北約+”成員,以加強美臺防務合作。美臺勾結引發島內外反彈。

  據臺灣親綠的《自由時報》24日報道,佩裏拋出的法案名為“臺灣+法案”,目的是要美國將臺灣視同“北約+”成員,在軍售上享有和北約成員以及日本、澳大利亞、韓國、以色列和紐西蘭相同的待遇。法案稱,臺灣是美國第十大貿易夥伴,有15個“邦交國”,美國也依據2003年的“外交關係授權法”視臺灣為一個主要的非北約盟友。“與臺灣關係法”表明,美國將提供臺灣適量防禦性武器與服務,以便臺灣能維持足夠的自衛能力,此外2020年的“臺灣保證法案”以及2021年的“國防授權法”都有相關條文要求美國提供臺灣足夠防衛能力;在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2019年的報告中,更建議美國國會將對臺灣的軍售待遇提高到與美國盟友一樣的級別。因此法案提出“臺灣應被認定為一個北約+成員,在涉及美國國會對臺灣的軍售考慮以及所有其他權利、特權及責任上,提供臺灣和‘北約+5’國家一樣的待遇”,“並且在法案生效後的5年期間,臺灣應在相關法律的規定上‘被視同一個國家’”。“中央社”稱,目前的“北約+”包括日本、澳大利亞、韓國、以色列和紐西蘭。此前有國會議員主張納入印度,將“北約+5”擴大為“北約+6”。

  民進黨當局忙不迭地稱,美國拜登政府上臺後多次重申遵守“與臺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美國對臺灣的承諾“堅如磐石”。無黨籍“立委”林昶佐24日稱非常樂見佩裏提案,不管最後能不能讓臺灣參與,這已顯示臺灣海峽及周邊的印太安全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民進黨“立委”陳亭妃還稱,佩裏拋出上述法案對臺灣未來國際能見度是很大加分,“也證明了全世界對臺灣的認同感越來越高,臺灣地位越來越重要”。與綠營政客不同,島內網友識破美國議員的“騙錢”居心。有人直言,永遠是那幾個收臺灣錢的議員在提案,想騙誰啊!還有人説,又是要賣武器賺我們的錢了。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兩岸關係研究所所長朱松嶺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佩裏等共和黨議員之所以會拋出這種議案,一方面是要跟民主黨對著幹,有取悅選民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其與民進黨當局在美國的相關勢力、機構沆瀣一氣。他直言這種法案獲得通過的可能性很小,但是每當出現這種事情,美國個別網站以及島內一些媒體都會大肆炒作,妄圖將兩岸關係和中美關係引入歧途,這種現象值得警惕。而對於臺美勾連,大陸方面多次表示,造成當前兩岸關係緊張動蕩的根源是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加緊與外部勢力勾連,不斷進行謀“獨”挑釁。

  值得警惕的是,美國內部近來持續渲染所謂“中國威脅”。前國務卿希拉裏22日稱,大陸未來可能對臺採取軍事行動。繼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表示擔心大陸“可能在未來6年內入侵臺灣”後,即將接替戴維森的美軍印太司令提名人阿基裏諾23日又聲稱,“這個問題比大多數人想像的更迫在眉睫,我們必須認真對待”。他揚言“威脅如此之大”,美國需要落實一項擬議中的270億美元計劃,以便在“短期內和緊急情況下”加強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防禦。

  臺灣“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在《亞洲週刊》撰文批評稱,這類觀點“邏輯荒謬”。他説,根據美軍“聯合計劃作為準則”,美軍在全球不同戰區司令部都要制訂“年度戰役計劃”,目的在於掌握作戰的責任區,且預先排除爆發衝突的可能。如果美國真的預估臺海或南海戰爭無法避免,就要看美軍是否開始認真進行作戰計劃?“否則每天喊狼來了,完全不去準備,豈不是存心騙人?”文章提醒民進黨當局説,如果美軍對於臺海沒有準備任何作戰計劃,是否會再度發生始亂終棄的結局?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特聘教授劉國深向《環球時報》表示,佩裏的提案是對中國主權的又一挑戰,一旦通過並成為美國政府的政策,將嚴重衝擊中美兩國關係基礎,瓦解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臺海地區和平穩定現狀將被打破。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