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雅綺:從韓寒與臺灣少年殺手省思兩岸教育

時間:2010-09-02 08:41   來源:台灣網

  臺灣《美麗島電子報》執行董事江雅綺今日在臺灣《旺報》刊文大談兩岸教育問題,題為“韓寒崛起V.S臺灣少年殺手”。

 

全文摘要如下:

  

  10年前,大陸一個17歲的少年,因考試7門科目不及格,而被迫留級重讀高一;一年後,又因7門功課不及格而不得不辦理休學。10年前這個教育體制的失敗者就是韓寒,10年後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鳴談大陸教育的出路時説:“全中國大學教授加起來對公眾的影響力,趕不上一個韓寒”。韓寒的成功,豈不活生生地反映了中國教育的困境?

  韓寒的成長不符合常規

  韓寒的成長過程總和學校處於緊張關係。因為上課不認真,他的座位被挪到後排;因為只在乎寫作不在乎其他科目,他屢因為考試不及格被師長責備。由於根本無視于學校的各種規定,韓寒早在休學之前便多次被學校勸退。這樣不符合常規的學生,卻走出了自己獨一無二的路。

  今日韓寒是大陸知名的暢銷書作家、是部落格上追隨者眾的公共異議分子、也是多才多藝的賽車手與80後一代的青年偶像。但他最早的作品,則是對中國考試文化與文憑主義的諷刺與不滿。他為文抒發自己的受害經歷,文章引起了同代中學生極大的共鳴;批判教育的一系列文章,為他創造一群基礎粉絲,因而一路開展,愈來愈受到支援與注意。
 
大陸的韓寒,雖曾經被“要求標準”、“考試為主”的教育所遺棄,但相比臺灣剛落網的少年殺手,他是何等幸運!

  幾個月前轟動臺灣的臺中黑道槍擊案,殺手原來僅是一位18歲的少年。更驚人的是,這位少年出語即道:“臺灣教育害了我。”大家對少年殺手的話議論紛紛;有人説:臺灣的教育應該反省,也有人説:少年殺手不過是在利用媒體、轉移話題,借此卸責。

  臺灣少年殺手認為教育害他

  少年殺手認為:“臺灣教育只要求標準答案”,讓他這個不想按照標準答案的學生,逐步逸出學校常軌,進了社會的大染缸。這段話無異把過去10年臺灣強調“多元自由”的教育改革,打回“考試文化”的原貌。由於沒有將深植人心的考試文化改掉,臺灣社會“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即便教改要求入學採取多元管道,不獨重智育,結果反而是累壞學生和家長,智育以外的科目也要趕著補習。

  為什麼臺灣學生在沉重課業之外,還需要花大錢上補習班?另一方面,30年來當大陸社會、經濟各方面發展迅速,為什麼卻獨獨在教育方面固守不前?追本溯源,華人文化圈存在源遠流長的科舉文化是重要因素,這顯現在臺灣“憲法”中,甚至獨步全球有“考試權”和“考試院”。

  全球化與知識經濟的風潮,讓世界許多地區重視現代化的教育改革、以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個人。兩岸的教育協議,如果只停留在陸生赴臺數量和管制上,意義其實不大,畢竟兩岸也是世界一環。

  如果兩岸無法改革教育的核心理念、培養出現代社會所需的人才,那兩岸教育的互通有無,也許只造福了更多為文憑與考試服務的補習班。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