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穿在野黨反對ECFA的政治陰謀

時間:2010-04-15 10:11   來源:台灣網

  臺灣《經濟日報》15日社論指出,東盟加一(中國)自由貿易協定(FTA)今年生效,許多國家尋求與大陸洽簽FTA,趕搭這班順風車。中國經濟的快速成長,對全球國家都是威脅,但也是一大商機,就要看如何面對它。誠如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社論所指出:“與中國打交道是有危險的,但更危險的是拒絕面對它。”

  

  文章摘錄如下:

  東盟加一(中國)自由貿易協定(FTA)今年生效,許多國家尋求與大陸洽簽FTA,趕搭這班順風車。臺灣何其有幸,2008年政權再度輪替,國民黨馬英九就任“總統”後,以積極態度面對大陸,推動“鬆綁與開放”大戰略,處理兩岸經貿問題,並正與大陸協商,預期今年6月前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以使兩岸經貿正常化發展。但不幸的是,在野黨極其所能的反對,阻礙ECFA的簽署,怎不令人質疑其背後有無陰謀存在?

  過去臺灣未能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主因民進黨以意識形態治臺,嚴重破壞兩岸關係,致各國均拒絕與臺灣商談FTA。馬英九上任後,積極改善兩岸關係,讓臺灣從國際間的“麻煩製造者”轉變為“和平締造者”,而與大陸簽署ECFA後,即可化解各國的疑慮,誠如馬英九所説:“簽ECFA,等於和世界都通了。”民進黨執政時期的臺灣,猶如人體“任督二脈”不通,全身都是毛病;一旦簽署ECFA,等於打通任督二脈,全身血脈活絡,猶如一尾活龍。

  尤其,未來十年是新興國家及地區興起的關鍵年代,更須把握此一重點時刻。根據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最近提出的研究報告,未來支撐全球經濟成長動能的中産階級,將擴張至亞太地區,全球消費主力亦將由西轉東。其中,中國中産階級的消費力在2009年佔全球4%,排名世界第七,預估2020年時將驟增至13%,超越美國躍而成全球消費力龍頭。另全球視訊估測,2009年中國進口規模僅及美國的六成二,未來十年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進口國。中國將從“世界工廠”在未來十年轉變成真正的“世界市場”。

  而臺灣與大陸同文、同種,又有地理區位優勢,透過與大陸簽署ECFA,再與亞太國家及歐美等國簽訂FTA,將可排除外銷障礙,發揮臺灣優勢,再展當年外銷活力;甚至可吸引跨國企業投資,將臺灣當成亞太營運總部,做為進軍大陸及東亞市場的跳板,等於16年前時任“行政院長”的連戰所提出“建設臺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計劃”目標的落實,再創臺灣經濟新局可期。

  不過,在野黨極力抵抗ECFA的簽署,不僅要辦辯論會,更要辦“公投”,還要上街頭遊行抗爭,甚至以一些似是而非、危言聳聽的言論挑起民眾情緒,製造對立。此種為反對而反對的目的,實是懼怕兩岸一旦簽署ECFA,不啻打通經濟發展的任督二脈,讓臺灣經濟重現活力,提升2012年馬英九連任的聲勢,甚至完全澆熄2016年在野黨重奪執政權的希望,因而極力阻擋ECFA的簽署。在野黨此種不顧臺灣前途、人民死活的做法,早被選民看穿,臺灣人民深惡痛絕政黨惡鬥、內耗,在野黨若不能改弦易轍,以政策與執政黨競爭,遲早會被選民再度唾棄。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