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關係添新彩 “一協一策”促和平

時間:2010-04-01 09:31   來源:台灣網

  香港特區政府昨日宣佈,“港臺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將於今日成立,作為香港與臺灣之間新的溝通平臺,推動兩地未來在經濟、文化與民生事務方面的交流合作。

  香港《大公報》發表評論表示,“港臺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的成立,是香港特區成立以來,港臺關係邁出的最重要、最有力的一步,其重要性從協進會的組成已可見一斑。協進會未來將以“有限公司”的形式存在和運作,但成立之事由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親自“拍板”,並委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為榮譽主席,三位相關局長: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為常務副主席,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與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為副主席,未來只要經特區政府授權,協進會就可以與臺灣的對口單位“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就個別公共政策事務進行商談,並且可以簽訂合作備忘錄或其他相關文件。

  當前,香港特區政府宣佈成立此一新架構,絕對是順應兩岸關係新格局和未來發展的一個必要舉措。遠的不説,眼前,香港前特首、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正在臺灣訪問,雖然訪問屬私人性質,但在臺灣朝野中引起的反響還是相當巨大的,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前天晚上盛宴招待,兩人都認為“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如能早日達成,對兩岸都是好事,而董先生對臺北的高鐵、空氣質素、文化氛圍以至“鼎泰豐”小籠包均稱讚不已。董先生在臺有深厚的人脈關係自不待言,當地學者、傳媒也紛紛指出,長期以來,港臺關係的走向和兩岸關係密不可分,兩岸關係改善,港臺關係也會跟著前進,董建華與連戰兩位港臺人士在臺北聚首,正是兩岸三地關係新格局的生動體現。

  評論表示,今日成立的“港臺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顧名思義,未來活動將以經濟、文化、民生事務方面的交流合作為主,具體説來將涉及商貿、旅遊、金融及服務業等方面。而在這些範疇內,可供合作、改善和提升的空間是很不小的,如航運業的避免雙重徵稅,開展內地居民經港赴臺郵輪旅遊,以及本港可以在兩岸人民幣業務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還有金融監管、衛生防疫等方面的合作,有了協進會這個新的溝通平臺,相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因此,未來協進會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如何和相關業界建立聯繫,讓業界知道有協進會這樣一個架構的存在,而且確實可以“幫到手”、“做到嘢”,而不是徒具形式或虛名,這就需要協進會各項工作拿出誠意和務實、有效的推行。

  海峽兩岸,內地有海協會、臺灣有海基會,兩會在推動兩岸關係上發揮了開天闢地、不可取代的作用,未來必將在和平統一大業的歷史中被書上大大一筆;如今,香港有協進會、臺灣有策進會,一“協”一“策”,名稱不同,目標和理念應該是一致的。在“一國兩制”和基本法框架下,香港特區對臺關係以“錢七條”為指引,協進會的性質和活動以推動經濟、文化、貿易關係為主,但兩岸三地始終“切肉不離皮”,未來“協”、“策”兩會在推動港臺關係的同時,也必將會在促進兩岸關係與和平統一大業中發揮“小宇宙”的作用。香港特區在兩岸關係中的獨特地位和作用確實是不可低估的。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