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輿論高度肯定連戰再度出席APEC

時間:2009-11-04 09:43   來源:台灣網

  2008年11月2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和夫人劉永清在利馬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和夫人連方瑀。(圖片來源:新華社)

  馬英九再度指派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代表臺灣出席11月14至15日在新加坡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sian-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指出,連主席再度代表臺灣參與APEC非正式領袖會議,象徵臺灣參與國際活動的層次提升及範圍擴大,同時也意味兩岸關係邁向和平、穩定、發展的大道,這不但是兩岸人民之福,亦是世界各國所樂於見到的兩岸新局。

  首先,就提升臺灣國際能見度而言,去年連主席代表臺灣參加APEC領袖非正式會議,受到島內外媒體的高度關注,尤其是在APEC場合舉行的“連胡會”更是舉世矚目,島內外媒體爭相報道,相信今年連主席再度率團出席APEC會議的情況亦將受到國際關注,如此可大幅提升臺灣的國際能見度。

  其次,就拓展臺灣國際活動空間而言,去年連主席在出席APEC會議舉行的企業領袖座談時,與美國總統布希等六七國領袖當面交換意見,而臺灣代表團也與7個國家代表團舉行會議,今年鹹信連主席將會與更多國家或地區領袖會談,臺灣代表團也將與更多代表團舉行會議,大幅拓展臺灣的國際活動空間。

  第三,就兩岸關係發展而言,去年連主席第一次與中共領導人胡錦濤在APEC會面,表示兩岸關係已告別緊張對立,走向合作發展的道路,今年兩位領袖再次在APEC場合會面,充分表示兩岸可以在國際場域上共存,發展出彼此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

  第四,就全球化發展趨勢而言,兩岸同為國際經濟社會的重要成員,雙方有責任也有義務,在面臨全球金融海嘯的衝擊時,與世界主要經濟國家一同合作,以因應全球經濟局勢快速變遷的多重挑戰。連主席兩次代表臺灣出席,有相當程度地為兩岸在國際經貿場域搭起相互合作的橋梁。

  此次APEC的會議主題為“永續成長、連結區域”,相當切合當今全球經濟局勢的發展。各國或地區有必要透過國際經貿組織或會議,加強交流溝通,掌握充分訊息,以因應經濟及金融全球化所帶來的可能衝擊。兩岸關係自去年海基、海協兩會恢復協商以來,雙方一共舉行3次會談,簽署9項協議及一項陸資來臺共識。3次會談誠如海基會江丙坤所説,如同在臺灣海峽搭起了一座橋梁,使兩岸各項往來更加順暢;而9項協議則有如在臺灣海峽的橋樑上再建9條高速公路,不但縮短兩岸的實際距離,也拉近了兩岸人民的心理距離。

  社評説,現在兩岸直航、大陸觀光客來臺、郵政、通匯、食品安全、司法互助、金融合作等已具體實現。但我們不能以此自滿,畢竟兩岸交流所衍生的事項繁多,需要我們持續不斷努力解決。今年12月中下旬,兩岸將舉行第四次“陳江會談”,協商的4項議題包括:建立農産品檢驗檢疫機制;避免雙重課稅;漁業勞務合作;産品標準檢測及認證合作。這些議題與民眾的身體健康、兩岸經貿合作效率息息相關,希望兩岸能儘速達成協定,為臺灣人民開創更健康、更完善、更有效率的兩岸關係。

  社評最後説,當前兩岸關係在海基、海協兩會制度性協商管道的運作下,正邁向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大道;而連主席再度率團出席APEC非正式領袖會議,也為兩岸在國際場域開創寬廣的合作空間。期待兩岸在這些基礎之上進一步攜手合作,開展和平、繁榮及發展的兩岸關係,共同為兩岸人民謀福,同時也一起善盡國際經濟成員的責任,提升所有地球村成員的福祉。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