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ECFA為兩岸雙贏奠定基礎

時間:2009-10-30 12:25   來源:台灣網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刊登特稿文章表示,國臺辦主任王毅日前透露,有關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準備工作大體就緒,年底兩會協商可就此交換意見;這顯示ECFA議題正式登上談判桌已漸趨成熟。

  相關情況

  1.大陸國臺辦主任王毅25日在成都舉行的“促進兩岸産業與經濟交流合作”研討會上指出,大陸方面為啟動商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所做的各項準備工作已大體就緒,願與臺灣方面協商,年內在兩會框架下儘早啟動正式商談;如雙方都認為有需要,在海協會和海基會第四次會談可就商簽協定問題交換意見,並推動這一進程。

  王毅表示願意充分考慮臺灣方面的合理訴求,儘量照顧臺灣同胞實際利益。今年來,兩岸各自就此進行前期準備,目前雙方有關學術機構均完成可行性研究。協定主要內容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及經濟合作等領域。商簽協定的步驟可以先建立框架和確定目標,然後再協商具體事項。

  稍早王毅在澳門也表示將推動商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實現兩岸經濟關係的正常化、機制化和制度化。

  2.大陸商務部日前公佈“兩岸經濟合作協定研究報告”摘要説明,由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對外經貿大學、南開大學聯合研究組的研究顯示,兩岸通過商簽經濟合作協定,逐步消除貿易壁壘,實現生産要素的自由流動,將使兩岸資源合理配置,充分發揮效益,對兩岸經濟、貿易和大多數産業都會帶來正面影響。

  報告認為,兩岸經濟合作協議恐難在短時期內全部達成共識,可以本著先易後難、循序漸進原則,通過協商,先達成總體性的框架安排,再逐步協商各個單項議題。對於雙方關心的需要儘快減稅或開放的少數商品和少數服務行業,“早期收穫”應是可行途徑。

  臺灣方面稍早也公佈相關研究結果,大陸商務部發言人姚堅表示,兩岸研究結果相似,都是正面效果,表明商簽兩岸經濟合作協定對兩岸經濟發展有積極促進作用。 

  3.馬英九17日在國民黨主席就職演説中建議把2005年4月“胡五點”繼續列入政綱,他表示,改善兩岸關係,以“九二共識”為基礎,在“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原則下,與對岸簽署九項協議,增進臺灣民眾福祉,降低兩岸對立。

  馬英九認為國共平臺的交流與對話機制,在過去數年中發揮重要輔助功能,值得珍惜。雙方共同推動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也將持續舉辦,並擴大邀請各界人士參與,以凝聚兩岸和平發展的共識,供政府作決策的參考。

  馬英九在“十八全”會後記者會上指出,“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是“非走不可的路”。兩岸直航與“兩岸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MOU)簽署在貿易與投資上都是很小一部分,ECFA才能觸及根本問題,包括免除雙重課稅與爭端解決等。

  馬英九説,未來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前,一定會向“立法院”報告協商內容,簽署後也一定會送交“立法院”審議。
 
  中共中央委員會17日向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及馬英九發來賀電,表明“深化互信,加強交流,擴大共識,不斷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共創中華民族美好未來”。國民黨回電亦表達“至盼共同繼續努力,增強互信,共創雙贏,為兩岸人民謀幸福,為炎黃子孫開太平”。

  情況研析

  1.繼“大三通”全面啟動之後,兩岸經濟互動可望有新突破。備受關注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已趨明朗,雙方在大方向上漸趨一致,包括大陸國臺辦主任王毅及商務部研究報告都認為,先確立總體性的框架安排,再論及具體議題,有關減稅、開放少數商品和少數服務行業,“早期收穫”是可行途徑。

  兩岸經濟合作協議題很有可能納入年底舉行江陳四會的對話內容,至於名稱問題,則有待雙方協商確認。

  兩岸簽署ECFA之後,對兩方有利有弊。在利的方面,大陸商務部分析,關稅減讓有助GDP提高0.36至0.67個百分點。

  臺灣“經濟部”公佈ECFA評估報告指出,ECFA預估可讓臺灣經濟成長率增加1.65至1.72個百分點。另根據“經濟部”、遠景基金會委託“中經院”評估結果,臺灣實質GDP將增加1.83個百分點。

  2.簽訂ECFA後,“中經院”評估臺灣的塑化、機械、紡織、石油、煤製品及鋼鐵業等産業將受惠,遭到負面衝擊産業包括電機及電子産品、木材、蔬菜水果及其他運輸工具。不過,“經濟部”研究報告卻認為,有關電子業受負面衝擊的結果並不全然正確。

  另根據“工總”調查顯示,包括石化産品共143種産品願與大陸同時降為零關稅,然而包括陶瓷、毛巾、製鞋、家電、冷凍空調、印刷電路板、合板等37項類別則認為應維持現有關稅,這顯示ECFA對臺灣産業界確實有利有弊,但總體而言,利大於弊。

  大陸一些産業也會遭到衝擊。根據大陸商務部研究報告,從具體産業看,大陸22個産業部門中,兩岸貿易自由化將提高13個産業的産出水準,其他9個行業的産出將小幅下降,主要包括食品、紡織品、紙製品和印刷品、化工、林産品等産業。

  3.馬英九正式接掌國民黨主席,公開表達ECFA是非走不可的路,並表示珍惜國共平臺的交流與對話機制。

  大陸國臺辦主任王毅旋即表達願與臺灣儘早協商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這是大陸方面具體善意回應,顯示兩黨、兩岸的互信、共識穩固。 

  文章指出,不容否認,兩岸關係未來進程還會遭遇問題,面臨阻礙,挑戰不斷。然正如馬英九之前講話所強調,兩岸處理彼此問題,必須是用和平方式;面對和平露出曙光,兩岸要以協商和解方式來面對,發揮中華民族最大智慧,找出雙方都可接受的方式處理彼此問題。

  文章最後表示,國共兩黨在馬英九就任國民黨主席當天的函電往返中,均凸顯了強化互信和人民福祉的重要,這也正是兩黨、兩岸今後應該努力的方向。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