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聯合軍演檢驗中俄戰略協作“成色”

時間:2013-07-08 13:57   來源:新華網

  中國和俄羅斯兩國武裝力量自7月初至8月中旬將舉行兩場聯合軍事演習。接連舉行的海上和陸空聯合軍演既檢驗著兩國戰略合作的“成色”,也凸顯了兩軍務實合作的“高度”。

  5日,由7艘主力艦組成的中國海軍艦艇編隊抵達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參加在日本海彼得大帝灣舉行的“海上聯合-2013”中俄大型海上軍事演習,正式拉開2013年兩國聯合軍演的序幕。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陳學惠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俄軍事合作體現出中俄戰略互信、軍事互信深度的加強,有利於兩國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深化。

  他説,今年的軍演是落實中俄兩國元首關於深化兩軍務實合作共識的具體措施。與往年不同的是,兩國將在同一個月裏由東向西接連舉行兩場演習。從動用的武器裝備和兵力來看,涉及陸海空諸兵種,參演的武器裝備比較高端。

  7月初,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房峰輝訪俄期間,中俄兩軍總長共同批准了演習的文件。房峰輝總長表示,中俄舉行聯合軍演不針對第三方,目的是深化兩軍在訓練領域的合作,提高軍事行動協調能力,在維護地區安全穩定中發揮積極作用。

  在美國提出“重返亞太”戰略,並加強與中國周邊國家軍事同盟的背景下,中俄的聯合軍演被外界貼上了各樣的標簽。

  對此,陳學惠認為,目前地區和國際形勢發展很快,地區熱點此起彼伏,強權政治、霸權主義和新干涉主義有抬頭的跡象,有些國家還在“不動聲色”地對地區的安全穩定造成了負面的影響。

  他表示,中俄兩國發展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本身具有維護國際戰略平衡,維護世界與地區和平的意義,雙方的軍事合作也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此外,中俄兩國元首已在今年3月簽署的聯合聲明中鄭重宣佈,兩國要“在涉及對方主權、領土完整、安全等核心利益問題上相互堅定支援”,聯合軍演正是為了落實這一戰略共識。

  “中俄聯合軍演是一次正常的訓練,至於第三方要做什麼樣的聯想和理解,我們可以無需理會。”陳學惠説。

  據悉,這是中國海軍一次性向國外派出兵力最多的聯合演習,中方參演兵力由海軍北海艦隊和南海艦隊主力作戰艦艇組成,包括導彈驅逐艦瀋陽艦、石家莊艦、武漢艦、蘭州艦,導彈護衛艦鹽城艦、煙臺艦,綜合補給艦洪澤湖艦。俄羅斯太平洋艦隊主力艦艇也悉數出動,雙方近20艘艦艇及各類船隻、3架固定翼飛機和5架艦載直升機將參加演習。

  國際問題專家、博聯社總裁馬曉霖認為,中俄聯合軍演是兩國系列和常規軍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最好詮釋和實踐,展示了中俄在軍事合作和戰略威懾方面的高度信任和默契,對於維護亞太地區穩定,震懾任何好戰企圖意義巨大。

  自2003年以來,中俄兩國軍隊多次參加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的多邊和雙邊聯合演習。其中,“和平使命”系列聯演自2005年首次舉行以來,已舉行5次,今年將是第6次。首次中俄“海上聯合”演習于2012年在黃海海域舉行。

  陳學惠認為,兩國軍隊的合作領域擴展到聯合軍演,並將聯合軍演賦予了常態化和機制化的特點。中俄兩國軍隊都處於轉型建設的關鍵時期,國防和軍隊改革面臨著許多重要課題。兩軍在這樣一個時期舉行聯合軍演,有助於交流改革經驗,相互借鑒學習,促進雙方軍隊的共同發展。(記者 董愛波、陳暢、桂濤)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