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瓦良格”——感受“航母殺手”巨艦雄風

時間:2013-07-08 13:56   來源:解放軍報

2013年7月6日,停泊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港的俄羅斯海軍瓦良格艦。攝影:本報記者  呂德勝

  2013年7月6日,停泊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港的俄羅斯海軍瓦良格艦。攝影:本報記者 呂德勝

  今天,參加“海上聯合-2013”聯演的中俄海軍舉行艦艇開放日活動,記者踏上瓦良格號導彈巡洋艦,近距離感受這艘有“航母殺手”之譽的巨艦雄風。

  全長186.4米的瓦良格艦,是俄羅斯海軍太平洋艦隊的旗艦,滿載排水量達到11500噸。這樣大塊頭的瓦良格艦,自然也是火力十足,特別是艦艏兩舷的8座雙聯裝SS-N-12遠端超音速反艦導彈發射裝置,以固定傾角疊放,外形呈粗大的筒狀,從艦艏望去,儼然兩條肌肉發達的臂膀,護衛在左右兩側。其與艦身中部繁複堆疊的雷達系統一起,顯示著“光榮”級戰艦的純正血統。

  給我們講解的俄海軍上尉季瑪介紹説,該型導彈射程可達數百公里,一枚攜有常規彈頭的導彈即可將一艘萬噸級戰艦送入海底,這也是瓦良格艦被稱作“航母殺手”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該艦還有8座SA-N-6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2座雙聯裝艦空導彈裝置,以及6座30毫米六管艦炮、1座130毫米雙聯裝艦炮、2座五聯裝魚雷發射管,並可搭載1架卡-27直升機。這樣的配置,使瓦良格艦既可以配合核動力水面艦艇活動,擔任艦隊警戒、護航任務;也可與其他艦艇組成編隊,執行攻擊敵航空母艦和兩棲戰艦、破壞海上交通線以及對岸火力支援等任務。

  雖然火力十足,但單憑武器裝備並不能保證戰鬥力的生成和提高。季瑪告訴記者,瓦良格艦每年要有五六個月時間進行出海訓練和出訪工作。他説,一開始大家可能不大習慣,但時間一長,艦員們甚至都喜歡上了出海的感覺。“在海上,你可以領略到陸地上沒有的風景,更重要的是,那份代表國家保衛海疆的榮譽感,是任何東西都無法代替的。”

  季瑪説,每名新兵上艦,都會接受艦上安排的艦史教育,以增強榮譽感和奉獻精神。按照季瑪的介紹,俄海軍第一艘瓦良格艦建成于1899年,1904年日俄戰爭中在朝鮮仁川港遭日本戰艦突襲沉沒。1963年建成的第二艘瓦良格艦也已退役。現在的瓦良格艦以第三艘“光榮”級巡洋艦的身份于1989年服役時,被命名為“契爾沃納烏克蘭”艦,以紀念十月革命勝利後蘇聯第一艘國産巡洋艦——被史達林稱為“蘇聯海軍1號巡洋艦”的“契爾沃納烏克蘭”艦,該艦在二戰中被德軍擊沉。蘇聯解體後,“契爾沃納烏克蘭”艦劃歸俄羅斯,于1996年更名為瓦良格艦。

  今天是週六,前來參觀的民眾絡繹不絕。季瑪介紹説,瓦良格艦每年都要向公眾開放三至四次,在市民中非常受歡迎,儼然已經成為這座城市的驕傲。我們遇到一名叫伊萬諾夫的市民,已經是第二次帶孩子來參觀了。當地學校的一些學生為了參觀,還不辭辛苦轉了三趟公共汽車。

  雖然有著非常強大的戰鬥力,但瓦良格艦在新時期也承擔著傳播友誼的使命。季瑪介紹説,瓦良格艦幾乎到訪過所有亞太國家,多次參加雙邊或多邊聯合軍演。為了慶祝新中國成立50週年暨中俄建交50週年,瓦良格艦曾于1999年訪問上海。2009年4月,瓦良格作為受閱艦首艦參加了中國海軍成立60週年多國閱兵活動。去年在黃海海域舉行的“海上聯合-2012”中俄海上聯演,瓦良格艦也是當之無愧的“明星艦”。

  “演習的結果會證明一切。”對於瓦良格艦在此次演習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季瑪並不願意多談。“可以肯定的是,瓦良格艦作為中國的老朋友、好朋友,肯定會為兩國海軍的友誼譜寫新的篇章。”季瑪自信地説。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