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聯合-2013見聞:走近“航母殺手”瓦良格

時間:2013-07-08 13:57   來源:新華社

2013年7月6日,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參加中俄“海上聯合-2013”演習的中方石家莊艦和俄方瓦良格艦對市民開放。圖為一名參觀者在瓦良格艦上參觀。圖片:中新社發(攝影:盛佳鵬)

  2013年7月6日,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參加中俄“海上聯合-2013”演習的中方石家莊艦和俄方瓦良格艦對市民開放。圖為一名參觀者在瓦良格艦上參觀。圖片:中新社發(攝影:盛佳鵬)

  清晨,俄羅斯太平洋艦隊金角灣,積攢了一夜的濃霧正在慢慢消褪,一個鐵灰色的龐然大物也逐漸清晰地露出了它的輪廓。它就是參加“海上聯合-2013”中俄海上聯合軍演的俄方參演艦艇,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旗艦——“瓦良格”號導彈巡洋艦。

  6日,正在實施“海上聯合-2013”聯演的中俄雙方共同舉行向市民開放艦艇活動。新華社記者參觀了這艘素有“航母殺手”之稱的艦艇。

  這是記者第二次參觀“瓦良格”號巡洋艦。2012年4月22日,記者在青島曾參觀了參加“海上聯合-2012”中俄聯演的“瓦良格”號。

  “瓦良格”號導彈巡洋艦是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光榮級導彈巡洋艦,1989年入役。2002年,成為太平洋艦隊的旗艦。

  從後甲板登艦後,可以看到,船舷兩側分別是兩個導彈系統裝置。它們是用於保衛艦艇自身安全的武器裝備,可以打擊5公里範圍內的目標。

  “這裡可存放60枚導彈。”俄羅斯太平洋艦隊軍官季馬指著甲板上的兩條軌道説,炮彈都是從彈藥庫經升降機提升到炮位,再運送到各門火炮,並且不同口徑的火炮都有單獨的軌道。

  不遠處,是艦艇的干擾彈發射裝置。記者看到,每個發射裝置安裝有10個干擾彈發射口,它可進行無線電干擾和電子干擾。

  走到“瓦良格”號艦體的中部,可以看到8個發射口,每個發射口有8枚S-300艦用型導彈。這些射程為80公里的導彈,可以打擊地面和海上目標。

  在發射口的一側,是引導雷達,每次可引導8枚導彈發射。另一側是一個呈長方形的煙囪,兩側有許多散熱孔,前面有一個大進氣口。

  在“瓦良格”號上,最引人注目的是船舷兩側各有4對巨大的導彈發射架,這些交叉疊放的筒狀設施沿前部上層建築兩側成階梯形傾斜排列,猶如兩隻臂膀上結實的肌肉分外醒目。

  發射架內裝載的是8座雙聯裝遠端超音速反艦導彈。“它攻擊力非常強,可以打擊相距900公里處的大型水面艦艇。”季馬説,這也是“瓦良格”號被稱作“航母殺手”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去年的訓練中,季馬曾親身體驗了它的威力。“發射時,巨型的導彈噴涌出來,十分震憾!”

  穿過船舷一條狹窄的通道,就來到了前甲板。這裡設置了兩門艦炮,分別是130毫米AK-130艦炮和AK-630艦炮。這些艦炮可以近距離快速打擊海上目標。

  走近AK-130艦炮,記者看到,黑黝黝的主炮炮口被擦拭得泛著亮光,看得出他們很注重對裝備的保養。

  “它們是保護我們的裝備,所以我們要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它們。”季馬説。對於艦艇來説,要想真正發揮其威力,靠的是全艦的綜合能力。季馬進一步解釋説,一個具備強大戰鬥力的艦艇不僅要有性能優良的武器裝備,而且需要與其他系統有效協同才行。“當然最關鍵的還是人,因為人是裝備的操縱者。”

  為了提高全艦的協同能力以及艦員對裝備的操作能力,“瓦良格”號上的官兵們每天要進行常規性訓練,熟悉各系統的操作規程。此外,他們每年都有5、6個月的出海訓練,包括到國外訪問和參加多雙邊聯合演習。到目前為止,“瓦良格”號巡洋艦幾乎到過亞太地區的所有國家,同時還遠航到美國和加拿大等國。

  如此頻繁和長時間地遠航、訓練,難道不辛苦嗎?因為喜歡海軍,在艦上已有5年的季馬並沒有辛苦的感覺。“海上的感覺很浪漫,可以看到風浪,看到鯨魚、海豚,而這在陸地上是看不到的。”他説:“更重要的是,我們在代表國家保衛自己的海疆。”

  對於這次中俄海上聯演,季馬説,去年中俄兩國的海上聯演,雙方有計劃、有組織地實施演練行動,協同配合十分密切。

  “要説這次演習能取得什麼樣的效果?我想,演習結束後的成果會説明一切!”季馬微笑回答。(新華社記者王經國 吳登峰 王東明)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