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為何頻繁停電?港媒:民進黨當局的能源政策發生了嚴重錯誤

2022-04-18 14:3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大公報》18日發表評論文章《“非核家園”變“污染家園”》,文章指出,停電在臺灣已經成了“新常態”。無論蔡英文和民進黨如何舌燦蓮花,都掩蓋不了缺電的事實。究其原因是民進黨當局的能源政策發生了嚴重的錯誤。以下為文章內容摘編。
  謊言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早前出席“臺灣美國商會”舉辦的活動時保證會盡全力穩定電力供應,不料當晚臺北市士林區就突然停電,無異於打了蔡英文一巴掌。其實,停電在臺灣已經成了“新常態”。無論蔡英文和民進黨如何舌燦蓮花,都掩蓋不了缺電的事實。單是上月,臺灣在21天內就發生了15起停電事故,次數之多令人驚訝。尤其3月3日大停電波及十多個縣市,島內半導體産業因停電而損失近百億新台幣。高雄一名老人因停電家用呼吸器無法供氧而致死。這不是天災、不是意外,而是人禍。罪魁禍首就是反對“核電”、但又無法彌補“廢核”帶來的電力缺口的民進黨當局。
  島內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曾發生約十次大停電,自2002年後幾乎沒有再發生大規模的停電事故了,但從2016年5月民進黨上臺後,近六年就發生了四次大停電。究其原因是民進黨當局的能源政策發生了嚴重的錯誤。蔡英文上臺後拒絕重啟第四核電廠,而其他三座核電廠據説在明年也會先後除役。核電力在臺灣供電系統約佔20%,沒有了核電,這20%的電力缺口將如何彌補?民進黨當局説要發展綠色能源,但風力、水力等再生能源進度緩慢,至今綠電只佔比6%。民進黨當局於是大搞煤炭發電與天然氣發電,導致島內中南部空氣污染快速惡化,危害當地民眾健康。
  島內媒體指出,尚未迎來“非核家園”的“美麗新世界”,臺灣先被打入霧霾蔽日的地獄。民進黨叫囂“用肺發電”、“用愛發電”,既可笑又愚昧,受害的是臺灣經濟發展和民生福祉。大企業在臺電“勸説”下被迫減少用電,臺電不時取巧降載供電、各地大小無預警停電增加。如今還沒到夏季用電高峰,臺灣就已經頻頻停電,難以想像今年的夏季臺灣要如何應對停電事故?
  眾所週知,搞“臺獨”和“反對核電”是民進黨的兩大神主牌。但有人也許不解,核電不是政治議題,民進黨為何要反對核電?為何會把它視為不可動搖的神主牌?臺灣是一個海島,由於缺乏能源,為了保證電力穩定供應,在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發展核電,先後建造了三座核電站共六台核電機組,分別是第一、第二、和第三核電廠。80年代初,臺灣決定建造第四座核電廠,但開建不久,臺灣經濟發展放緩、電力過剩,加之當時蘇聯發生了切爾諾貝爾核事故,“在野”的民進黨於是大肆抹黑核電,説“臺灣將會亡于核電”。在強大的社會壓力下,當時的臺灣當局不得不凍結“核四”項目,而民進黨也嘗到了利用“妖魔化核電”搞民粹主義的甜頭。由此可見,民進黨所謂“反核”並非從臺灣能源發展出發的,完全是出於政治利益,如此又怎能制定出真正符合臺灣經濟和民生所需的能源政策呢?(完)
[責任編輯:張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