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經濟數據轉差 痛苦指數還會上升

2022-04-18 13:4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18日發表快評文章指出,臺灣近期多項經濟數據,反映經濟發展態勢不好。比如首3個月(第一季)的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上升2.81%,批發物價指數(WPI)按年上升12.38%,生産物價指數(PPI)按年上升11.1%,均高於預期。

  一般民眾也許不易理解經濟數據的意涵,但直觀的感受卻是切身的,比如民生物價的上漲、失業率的升高、股市的波動、外資的出逃、新台幣的貶值等等,都是顯而易見的。臺灣民進黨當局“主計總處”日前也表示,隨著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走高,今年通貨膨脹率加失業率的痛苦指數預期超過6%,創十年來新高。

  本來今年初預期還比較樂觀的臺灣經濟,近期隨著俄烏戰爭的爆發和持續,經濟發展的變數增多,多數人的心理預期愈趨負面、悲觀。俄烏戰爭除了對臺灣造成不少的心理衝擊之外,戰事對世界經濟的衝擊,包括全球供應鏈及能源、糧食等的供應,都可能直接或間接對臺灣經濟産生影響,給臺灣未來的經濟發展增加更多變數。

  快評認為,世界政治、經濟形勢都因為俄烏戰爭而變得更加複雜嚴峻,對臺灣也有直接或間接的負面影響,加上疫情時有波動,影響人們正常生産和生活,臺灣的痛苦指數可能進一步攀升。(完)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