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只禁大陸不禁歐美,臺灣6天連續確診10例歐洲病例!

2020年03月16日 12:02:00來源:台灣網

  

  只禁大陸不禁歐美,臺灣6天連續確診10例歐洲病例!(圖片來源網路)

  目前,臺灣對抗新冠肺炎的表現不錯,但臺灣《中國時報》評論指出,臺灣人自嗨背後,其實已有五點隱憂。

  評論指出,臺灣比起韓國、日本或新加坡,確診與死亡人數相對較少,不過這場防疫戰會很漫長,即將邁入重火力區的當下,要記取SARS的慘痛經驗,不能只為打贏了第一場仗,就沉浸在歡欣得意的自滿中而失去最後的勝利。

  其次,島記憶體在過度造神的隱憂。如“口罩實名制”由新加坡初創,結合應用程式于網路發售,早已在大陸多個城市採用,沈榮津、唐鳳、陳時中等人卻被吹捧為英雄。評論表示,過度神化可能讓防疫單位為了維持面子而不肯正視疫情的變化,非常危險。

  第三個隱憂是政治操作。評論表示,民進黨當局頻頻借疫情操控WHO等政治議題,煽動仇中情緒,渙散防疫焦點,只有政治效果,對防疫無益。

  第四個隱憂則表現在對防堵大陸疫情很果斷,但對日本、歐美國家卻推三阻四。要知道,現在歐美和中東的確診病例數很可能被低估,因為當地篩檢試劑不足,民眾又沒有戴口罩的習慣,在美國去做個篩檢要花上天價,因此很多病例宛如水面下的冰山。美國疾管局也承認很多病例被誤診為流感,在如此疏鬆的防範下,疫情繼續擴大是絕對可以預見的。臺灣最近新增案例都來自大陸以外,危機兵臨城下,這回民進黨當局卻猶豫不決,這不是雙重標準嗎?在這種心態下,臺灣大規模社區感染風險將大大提高。

  評論指出,第五個隱憂已不算隱憂而是事實,臺灣已存在初期社區感染,那麼,如果進一步出現群聚或傳染鏈,臺灣能不能做到大陸那樣的徹底封城?臺灣的醫療體系會不會因超載而崩潰?這些都需要做好超前準備。(編輯:高旭)

[責任編輯:高旭]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