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民進黨當局是要使陸客人數降至“零”嗎?

2018年06月26日 09:25:00來源:台灣網

  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説,陸客人數銳減,島內旅遊業已是一片哀號,但蔡當局不僅無法幫業界克服難關,最近還嚴審陸客赴臺自由行申請,難道當局是要使陸客人數降至“零”嗎?民進黨把民眾的福祉和生計當作對抗大陸的工具,還配當執政黨嗎?

  評論摘編如下: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如今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就正在做這種殘忍的事情。該黨兩年前上臺後拒不承認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係緊張,大大降低大陸游客到臺灣旅遊的意願。陸客人數銳減,島內旅遊業已是一片哀號,但蔡當局不僅無法幫業界克服難關,最近還嚴審陸客赴臺自由行申請,難道當局是要使陸客人數降至“零”嗎?這擺明就要斷了臺灣旅遊業的財路,把旅行社、遊覽車、酒店、百貨、餐飲、夜市等十多個與觀光相關的産業往死路上推。

  蔡英文在選舉時口口聲聲説“保證陸客人數不變”,但她執政以來,陸客人數大減四成、少了300多萬,島內觀光産值減少1800億(新台幣,下同)。回顧國民黨馬英九執政時代,堅持“九二共識”,大幅改善兩岸關係,上臺一個月即與大陸方面簽署了陸客赴臺遊協議,為臺灣旅遊業帶來龐大商機。這些年來,陸客已成為臺灣旅遊市場最大的客源,佔島內海外遊客四成,為臺灣帶來2000多億元的觀光外匯收入,更成為推動臺灣經濟發展的動力之一:鳳梨酥産值一度翻了近17倍,達到260億元;臺北的夜市每五個客人中就有1人是陸客;前些年全臺在新建旅館、更新住宿接待設備領域的投資高達2800億元,帶旺了建築業。但如今陸客人數大大減少,島內手信業生意一落千丈,有些夜市已經倒閉,遊覽車、民宿掀起“拋售潮”。這一切都是拜蔡當局所賜。

  “觀光”變“關光”,“産業”變“慘業”。對於旅遊業的苦況,蔡當局置若罔聞,近來還搞出“奇葩”政策刁難陸客,諸如“提供微信紀錄以證明是朋友關係”、“提供上次赴臺消費清單以證明對臺經濟有貢獻”等等。臺灣方面的“待客之道”讓人大開眼界。其實,當局的這些小伎倆無非就是為了報復大陸方面打壓臺灣的“國際空間”,但除了製造笑話之外,一無是處。天下之大、美景無數,陸客可選擇的旅游去處多著呢。不去臺灣,對陸客的影響並不大,但島內旅遊業的損失可謂慘重。雖然蔡當局聲稱這兩年來自東南亞及其他國家的遊客人數增加,但旅遊業者反映,這些國家及地區的遊客消費力比不上陸客,無法填補流失的陸客人數。蔡當局把“炮口”對準大陸方面,但實際上“炮彈”最後落在了自己民眾身上,得不償失。

  從今年初不批准大陸航空公司增加春節兩岸加班機的申請、導致大批臺胞無法回臺過節,到鼓吹臺灣民眾不要乘搭把“臺灣”列為“中國臺灣”的航空公司、造成民眾出行不便,再到阻撓陸客赴臺、使旅遊業雪上加霜,民進黨把民眾的福祉和生計當作對抗大陸的工具,還配當執政黨嗎?

[責任編輯:張潔]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