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港媒:留不住人才、逼企業出走的正是臺當局

2018年03月19日 07:28:00來源:台灣網

  3月16日,臺當局針對大陸方面宣佈的《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提出所謂“反制”方法,企圖借此阻撓臺灣民眾西進創業、就業。香港《大公報》17日發表評論指出,直到大陸推出《若干措施》,蔡當局才“如夢初醒”,想起要為民眾“謀福利”,可謂後知後覺。人們不禁要問,在臺當局眼中,“改善民生”難道只是“抗爭大陸”的政治工具?島內經濟復蘇緩慢,民眾薪資停滯不前,投資環境惡化,“五缺”和“六失”大大降低企業投資意願。由此可見,留不住人才、逼企業出走的人正是臺灣當局。

  評論摘編如下:

  3月16日,臺當局針對大陸方面宣佈的《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提出所謂“反制”方法,企圖借此阻撓臺灣民眾西進創業、就業。島內輿論一片譁然之聲。如今是全球化的年代,人才流動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了,臺當局留不住人才,卻又不準到大陸發展,難道這就是民進黨經常挂在嘴邊的“愛臺灣”、“愛人民”嗎?蔡當局這種閉關鎖臺、故步自封的僵化思維只會更凸顯自己無法振興臺灣經濟,只會更激起民怨民憤。

  臺當局“行政院”炮製的這份洋洋灑灑的因應策略數千字,當中充滿了恐嚇、警告的措辭。民進黨向來逢中必反,迄今不承認“九二共識”,不樂見兩岸交流密切,對於《若干措施》極盡誣衊之詞並不讓人意外。只是臺當局越大張旗鼓地抹黑大陸,越是顯出自己的心虛和無能。這些年臺灣人才出走嚴重,流失率居全球前列,大陸及海外的優厚待遇固然是誘因,但更重要的是,島內經濟復蘇緩慢,民眾薪資停滯不前,投資環境惡化,“五缺”(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和“六失”(“政府”失能、社會失序、“立院”失職、經濟失調、世代失落、臺灣失去總體目標),大大降低企業投資意願。由此可見,留不住人才、逼企業出走的人正是臺灣當局,如今卻反過來指責大陸搶臺灣人才,真是“強盜的邏輯”。

  為了與《若干措施》較勁,臺當局“行政院”還提出一些小恩小惠的措施。其中因應大學教授出走潮,提出公立大學教授薪資之學術加給提高10%。這是否意味若不是“刺激”到蔡當局敏感的政治神經,蔡當局就不肯加薪?民進黨上臺近兩年,一味沉溺于政治鬥爭,“去蔣化”、“去中國化”如火如荼,追討國民黨黨産不遺餘力,但民生、經濟建設方面的政績卻是乏善可陳。直到大陸推出《若干措施》,蔡當局才“如夢初醒”,想起要為民眾“謀福利”,可謂後知後覺。人們不禁要問,在臺當局眼中,“改善民生”難道只是“抗爭大陸”的政治工具?反觀大陸方面,經過多部門、長時間的反覆調查研究,在深入了解臺灣同胞的現實需求和切身需要後,推出多項具有針對性的優惠便利措施,充分體現了大陸方面願意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為臺胞辦好事辦實事的誠意和善意。

  自大陸推出《若干措施》、給予臺企臺胞同等待遇以來,兩岸各界好評如潮。島內近六成年輕人在大陸發佈惠臺措施後增加了登陸發展的意願。由此看來,不管臺灣方面如何改名、如何反制,都無法阻擋兩岸經濟合作、兩岸民眾交流的大潮流。

[責任編輯:張潔]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