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借“省親”恢復美在非影響力

時間:2015-07-29 09:14   來源:獨立報》網站

  在肯亞首都內羅畢街頭,奧巴馬的形象被畫成壁畫(圖片來源:中新網)

  英國《獨立報》網站7月25日報道稱,美國總統奧巴馬24日開始了對肯亞的正式訪問。這位總統被許多肯亞人認為是這個國家的“兒子”。然而,他的這次訪問主要聚焦于貿易和反恐,家庭團聚則是附屬活動。

  奧巴馬“省親”忙工作?

  在肯亞首都內羅畢的大街小巷,到處飄揚著“歡迎同胞”的標語。超過1萬名警察荷槍實彈,嚴陣以待。這相當於肯亞1/4的軍力。訪問肯亞期間,奧巴馬總統出席了“全球創業峰會”。之後,訪問衣索比亞時,他還在非盟總部進行演講。在執政後期,奧巴馬總統“衣錦還鄉”,國際輿論眾説紛紜。

  媒體稱,奧巴馬訪非期間,白宮在刻意淡化“尋根”色彩。

  回鄉卻不祭拜亡父並拒絕了祖母的家鄉菜。那麼,此行意義何在?

  奧巴馬此行日程異常忙碌,除了出席美非經貿會晤,還前往美國大使館1998年爆炸案紀念碑,與肯亞總統討論增強反恐安全與合作。 由此可見,經貿和反恐是奧巴馬此行討論的兩大主題。

  奧巴馬在參加內羅畢第六屆“全球創業峰會”時説,“作為全球經濟發展最快的大陸之一,非洲應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樞紐。創業精神將為非洲繁榮帶來生機,也將有助於遏制激進暴力思想。”

  但是究其真實用意,法新社認為,美國已經注意到非洲出現的商機,以及資源和能源,面對其他國家的爭奪,不想袖手旁觀。

  拉長“短板”

  奧巴馬視非洲為下一個全球經濟“機會中心”。出訪之前,22日奧巴馬在白宮舉行招待會稱,非洲展現出的驚人活力和恢復能力,為美國和非洲之間的貿易往來提供了絕好的機會。

  小布希執政期間,美國對於非洲的反恐和石油問題非常重視。而到了奧巴馬時代,幾次訪非卻“三過家門而不入”,漸漸使非洲成了美國的一塊“短板”,提升美國影響力似乎成了關鍵問題。

  《紐約時報》稱,奧巴馬基本錯失了他在歐洲的機會,他不能如前任小布希那樣,在執政後期通過訪問非洲來尋找安慰。

  然而,奧巴馬並未善罷甘休,他希望用“創業計劃”提高在非影響力。在全球創業峰會上,他宣佈,美國政府將聯合銀行、基金會及慈善組織籌集10億美元,以支援非洲婦女和青年創業。美將於年底之前在馬利設立婦女創業中心。

  美國和平研究所專家約翰尼卡森和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所專家馬克貝拉米在《紐約時報》上聯合撰文説,奧巴馬此行的首要目標就是重新激活美國與肯亞等國的經濟合作與夥伴關係,以從非洲的快速發展中獲益。

  除此之外,美還將加強與肯亞和衣索比亞在反恐方面的合作。東非地區是恐怖組織“伊斯蘭國”和“基地組織”的滲透區域,肯亞也是恐怖襲擊的多發地。

  布魯金斯學會專家阿馬杜西認為,奧巴馬訪問肯亞和埃塞還有輻射地區和預留政治遺産的考慮。肯亞在東非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東非共同體發揮著領導作用,輻射整個地區約1.4億人口。

  通過拉攏肯亞和衣索比亞,讓非洲“短板”變長,看上去是一招妙棋。

  恢復影響力是不是夢?

  非洲這塊“短板”,讓美國意識到一家獨大的時代已經過去,越來越多的經濟體和美國之間縮小差距,相互制衡。美國媒體分析稱,奧巴馬近期對非洲採取的一些舉措,反映了美國政府對非洲大陸的認知、對非戰略的一種轉變。然而,這種轉變會帶來美國在非影響力的提升嗎?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外交研究室主任袁徵認為,一次訪問,宣佈一項或幾項計劃只是一時的舉動。要想在一個國家開花結果,産出成效,需要一整套規劃,需要好幾年的持續投入。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如果美國以反恐為由,在非洲建立司令部,將增強其在各地的軍事力量,尤其在一定程度上將強化對非洲的控制力。

  事實上,在此之前,奧巴馬已對非洲進行三次國事訪問。他曾承諾在任期內對非援助增加一倍,還推動了一項為期6年金額達630億美元的《全球健康行動計劃》。然而,此項計劃因為缺少政治支援而幾乎破産。後來,奧巴馬提出的《全球氣候變暖計劃》也收效甚微。

  美國在非洲的旗艦項目“電力非洲”此前因為資金緊張而擱置。但是奧巴馬還是積極為此尋找出路。美國駐埃塞使館官員近日稱,歐盟已和美國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將共同支援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電力建設項目。未來5年,歐盟將提供至少25億歐元,幫助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500萬民眾用上電。

  在袁徵看來,我們不能對一次短暫的會議抱有過高希望。一次會議的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性意義。但是它發出了清晰信號,表明美國重視同非盟國家的關係,希望促進二者之間緊密聯繫。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