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帕瓦羅蒂的音樂永流傳——訪帕瓦羅蒂遺孀

時間:2013-06-28 14:08   來源:新華網

  專訪:希望帕瓦羅蒂的音樂永流傳——訪帕瓦羅蒂遺孀尼科萊塔·曼托瓦尼

  新華網意大利佛羅倫薩6月27日電(記者王星橋)得知帕瓦羅蒂基金會在佛羅倫薩舉辦音樂沙龍,同時展示“無形音響設施”,記者日前懷著好奇心來到距中世紀“老橋”不遠的“古塔”大廈。在大廈7層,帕瓦羅蒂的遺孀尼科萊塔·曼托瓦尼正忙著接待來參與活動的藝術家和音樂愛好者。

  作為基金會的管理者,曼托瓦尼請來意大利著名男高音塔利亞維尼為大家演唱帕瓦羅蒂生前的保留曲目。音樂響起時,人們看不到樂器和音箱設備在哪里,只感覺樂聲就在身邊。塔利亞維尼每唱一曲,曼托瓦尼都會流露出一絲感傷的表情。她認真聆聽每一個音符,似乎要從中尋回曾經的情感世界。

  曼托瓦尼對記者說,她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帕瓦羅蒂的歌聲流傳下去,讓那些膾炙人口的樂曲成為人們永久的記憶。她說,帕瓦羅蒂基金會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年輕的聲樂愛好者,為他們創造學習條件。至于選人的標準,她說,不僅看聲樂條件,還要“看心靈”,聲音是發自內心的,心地好聲音才會好。一個音樂人才,人品非常重要,“我們希望年輕人在學習聲樂的同時,也學習做人”。

  說到這個話題,曼托瓦尼說,帕瓦羅蒂生前非常熱愛生活,為人樂觀、積極、正直。他總是向前看,不患得患失。“他情緒低落從不超過5秒鐘。他總是快樂的,也樂于助人”。

  她說,設立帕瓦羅蒂基金會並不是帕瓦羅蒂本人的願望,因為他為人非常謙遜。她說,基金會是“我在帕瓦羅蒂2007年去世後成立的,為了讓他的音樂永遠流傳下去”。幾年來,基金會先後在意大利和美國發掘和培養了不少聲樂人才。通常的做法是提供兩年獎學金,“讓有才能、品德好的年輕人獲得較好的深造機會”。

  她說,基金會培養聲樂人才的做法並非直接投資教育,而是讓有潛質的年輕人利用資金選擇老師、學校以及展示才華的舞臺。全世界各地的聲樂愛好者都可以通過網絡等形式提出申請。目前,獲得資金者中歐美年輕人居多,也有個別中國留學生。“我們只提供平臺和機會,幫助那些年輕人發揮才華,這也是帕瓦羅蒂生前的願望”。

  帕瓦羅蒂基金會也致力于讚助與音樂相關的發明創造。曼托瓦尼說,當天舉辦的活動也是為了讓人們了解“沒有音響設備”的音響材料。她說,一旦“我們發現某些公司有創新技術,又與音樂有關,我們就會考慮出資支持”。

  曼托瓦尼說,帕瓦羅蒂生前對他到中國的“神奇”歌唱之旅總是津津樂道。她說:“天安門為他敞開了大門,能夠在故宮歌唱是他的殊榮。和朋友在一起時,他總會提到在中國的難忘經歷。”從1986年帕瓦羅蒂第一次訪問中國到21世紀初的重訪,中國發生的變化令帕瓦羅蒂感嘆不已,這經常成為他生前的話題,曼托瓦尼回憶道。

  中國元素已不知不覺進入了曼托瓦尼的家庭生活。她說,現在10歲的女兒已學了3年中文,而且對中國的一切都感興趣。在回答女兒學中文的原因時,曼托瓦尼茫然地說,難以找到準確的答案。因為並沒有人誘導女兒學中文,學中文完全是她自己的決定,她好像生來就對中國文化有興趣。女兒在課余時間去中文學校聽課,那里都是成人,只有她一個小孩子。

  曼托瓦尼目前住在博洛尼亞,她和女兒都各自忙于自己的事情。女兒除了學中文,還會花許多時間閱讀有關中國的書籍。“只要她高興就好,”曼托瓦尼說,“我相信,她那愛中國的爸爸如果知道她對中國文化的興趣,也會感到高興的。”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