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問題:希望與分歧同在

時間:2013-04-08 15:46   來源:文匯報

  雙方認為本輪對話更加觸及實質 伊核問題:希望與分歧同在

  據新華社北京4月7日電伊朗核問題六國與伊朗新一輪對話會6日在哈薩克阿拉木圖結束。雙方代表均表示,儘管存在分歧,但他們仍將繼續努力通過對話解決伊朗核問題。外界認為,雖然此輪對話沒有取得實質性突破,但六國與伊朗借會談表達了各自的立場和擔憂,同時互相傳達了繼續通過對話解決問題的意願。因此,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的希望依然存在。

  分析人士認為,此輪對話之所以未能取得實質進展,關鍵在於雙方依然不願在“鈾濃縮”和“對伊制裁”等核心議題上讓步。六國要求伊朗停止鈾濃縮活動,至少減少純度20%濃縮鈾的生産和儲備。但伊朗方面堅稱,鈾濃縮是《不擴散核武器條約》賦予伊朗的權利,必須得到尊重。而伊朗方面認為,制裁是阻礙會談取得進展的主要障礙之一,西方必須採取措施停止或緩和對伊朗的經濟制裁,才能贏得伊朗的信任。

  雖然此輪對話依然未能取得突破,但雙方都對此輪對話予以積極評價,並表達了繼續對話的意願。

  評價本輪對話,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高級官員説:“我們可能沒有取得突破,但也沒有談崩……我們相信這一進程可以繼續,不過不確定什麼樣的方式最好。現階段,我們不知道是以5+1方式與伊朗進行新一輪對話或是以其他方式。”

  他説,相比先前,本輪對話中,雙方更加觸及實質。“我們討論了建立信任涉及的全部話題。就這一點而言,本論對話的品質與先前不同……的確交換許多意見,與先前很不一樣。”他還表示,不排除今年6月伊朗總統選舉前再次舉行對話的可能性。

  分析人士認為,雖然解決伊朗核問題目前深陷僵局,但在可預見的未來,仍有可能出現轉機。制裁已對伊朗普通民眾生活造成較大影響,伊朗國記憶體在與西方改善關係換取減輕制裁的聲音,該國6月大選過後,不能排除新政府迫於壓力做出讓步的可能。

  此外,伊朗若能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就核查框架文件“結構化方案”達成一致,也可能成為伊朗與國際社會建立互信的契機。“結構化方案”主要用於指導國際原子能機構核查人員對伊朗核設施進行核查。目前雙方的主要分歧是,伊朗認為如果一個核設施的問題得到澄清,國際原子能機構就無權再隨時對該設施進行核查,但該機構要求更大的核查許可權。分析人士指出,若雙方就“結構化方案”達成一致,使國際原子能機構能更全面、有效地監控伊朗核活動,那麼這將有利於消除國際社會對伊朗核計劃的擔憂。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