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需要大氣外交

時間:2013-04-02 11:0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3年3月30日,在蒙古國烏蘭巴托,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右)在蒙古國總理阿勒坦呼亞格的陪同下檢閱儀仗隊。   當日,蒙古國總理阿勒坦呼亞格與到訪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國家宮舉行會談,雙方強調發展“戰略夥伴關係”。 圖片:新華社/法新

  2013年3月30日,在蒙古國烏蘭巴托,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右)在蒙古國總理阿勒坦呼亞格的陪同下檢閱儀仗隊。 當日,蒙古國總理阿勒坦呼亞格與到訪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國家宮舉行會談,雙方強調發展“戰略夥伴關係”。 圖片:新華社/法新

  安倍政府一方面表示重視對華關係,另一方面卻頻頻顯露出圍堵、牽制中國的意圖。中國政府的表現則一直理性而克制,同時一直強調合作共贏的新型外交。日本似乎還在老框框中打轉。

  最近,日本國內整體右傾化的趨勢愈發明顯了,日本政界的右翼勢力似乎也愈發活躍了。3月30日和31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問蒙古,成為近7年來第一位訪問蒙古的日本首相。此行被日本媒體渲染成為日本欲拼湊“對華包圍圈”。3月29日,日本防衛省的智囊機構“防衛研究所”發佈了2013版的《東亞戰略概觀》,分析了日本週邊的安全環境。日本媒體稱,《東亞戰略概觀》圍繞釣魚島問題顯示出了“高於以往的對華警惕”,對中國實力的增強表示擔憂,並對發生“不測事態”表示擔憂。前不久,日本媒體爆出的日本政府即將發佈的《外交藍皮書》內容同樣頗有用心地渲染“中國威脅論”。

  日本的意圖可謂“司馬昭之心”,日本似乎也毫不掩飾自己的“雄心壯志”。3月17日,日本自民黨召開黨員代表大會時,確定了加速推動修憲的計劃,尋求將自衛隊升級為“國防軍”。這背後隱隱露出日本稱霸亞洲的帝國舊夢,也在不經意間流露出日本對中國快速發展的失落感。

  我們常説,“以己之心度人之腹”。這應該是人的天性,放在國家身上似乎也適用。日本近來針對中國的言論和動作讓人禁不住想起當年那個強大的大和民族強加給亞洲各國的災難歲月。或許,正是這個原因,讓日本無法相信一個國家強而不霸的可能,也無法理解習近平主席上任後首次國際亮相所傳達的資訊:中國是和平友好的大國,是一個可以打交道的夥伴,是促進世界和平穩定的力量。

  “不能身體已進入21世紀,而腦袋還停留在過去”,習近平主席在莫斯科的演講中這樣説。在這個新的世紀,世界各國之間的關係早已不再是“零和博弈”,合作共贏不僅是一種現實的可能,而且是目前我們能看到的國家間最好的共處之道。

  2008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讓我們看到,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孤立的小島。二十國峰會、金磚國家首腦會晤等機制讓我們看到合作的力量。如果説國與國之間的交往需要自信,那麼,如今這個世界需要的是合作共贏的大氣外交。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