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TPP:日本能“撈油”還是被“揩油”

時間:2013-03-19 11:1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三月十二日,數千人在東京參加反TPP談判遊行。人民網記者 劉軍國攝

三月十二日,數千人在東京參加反TPP談判遊行。人民網記者 劉軍國攝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首相、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16日在自民黨總部召開全國幹事長會議,就已宣佈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談判尋求理解。這從側面透露,日本政府加入TPP的決定,就連自民黨內部也有分歧,更何況其他黨派有不同意見。

  預想的利益

  TPP最初是由新加坡、紐西蘭、智利和汶萊四個國家于2005年在APEC框架內簽署的小型多邊貿易協定,後擴展至多國。與過去的經濟合作協議不同,TPP增加了“戰略合作”內容。而且,TPP作為在投資、服務等廣泛領域追求自由化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原則上要求取消全部關稅。

  今年,美國等現有11國參加的TPP談判逐漸進入收官階段。日本政府唯恐錯失時機,急著搭乘“末班車”。

  3月15日,安倍決定正式加入TPP談判。當然,安倍給自己的決定找到了理由。按他的説法,日本已經“撞上一堵大墻”,面臨低生育率、老齡化和長期通貨緊縮,而亞洲新興國家正在一個接一個向開放型經濟轉型。

  加入TPP有什麼好處?一是可以助日本利用亞太市場的活力振興經濟,推動經濟結構改革。另一方面,日本可以追隨美國亞洲政策的步伐,擴大日美同盟,遏制中國。日本媒體直言不諱地説,日本圍堵中國的包圍圈又進了一步。

  日本政府估計,加入TPP將推動國內生産總值增加3.2萬億日元(約合333億美元),即經濟增長0.66個百分點;其他領域出口增長和國內私人消費增加足以抵消TPP對農業的負面影響。

  反對的聲音

  但這可能只是安倍的樂觀猜想。

  有人説,這是安倍重新上臺以後放出的“安倍經濟學”第三支箭。前兩項包括擴大公共財政投入和超寬鬆貨幣政策。

  不過,更多的擔心在於,TPP標榜徹底廢除關稅,但日本卻扛著保護國內産業的大旗往裏闖,這可能會給日本帶來“安倍風險”。

  日本欲加入TPP談判並不始於近期,早在菅直人時期就已成國內熱點。支援者大多是工商業者代表,因為自由貿易可以讓工業品出口增加,拓寬海外市場,進而避免國內産業的空洞化。

  反對者多為農牧業代表,廉價農産品涌入日本,將對日本的農戶造成致命打擊。目前日本對進口大米徵收的關稅為778%、黃油360%、小麥252%。

  在預期的收益上,各方算盤並不一致。日本內閣估算GDP將增加,但農林水産省則認為將損失約11.6萬億日元,且將導致約340萬人失業。

  為此,全國農協會發起了全國性的抵制TPP運動。日本醫師會警告,加入TPP,日本的醫療將被捲入“市場原理主義”,按收入分配醫療資源,最終將導致全民皆保險體系的崩潰。齋藤環、中野剛志、藤井聰、三橋貴明等學者認為“加入TPP損害日本的國家利益”。

  真正得利者

  安倍做出決定的同時,其實已經在想像得利後的前景。“日本在亞太地區巨大經濟圈中發揮主導作用,並與同盟國美國共同制定相關規則。我認為日本應該成為主角。”

  但似乎這也只是安倍的一廂情願。

  安倍想讓日本成為亞太經濟的主導,但美國願意嗎?

  有研究顯示,TPP協定的簽署最終能讓美國成為最大贏家,如果日本加入,美日GDP總量將佔TPP加盟國GDP規模的91%。奧巴馬也看到,通過加入TPP,可以拓展11%的出口空間。由此可見,奧巴馬政府推動TPP的目的就在於以此為杠桿進而掌握整個亞太地區的經濟主導權。

  奧巴馬政府高級貿易官員、貿易副代表對日本加入談判的決定表示歡迎,但他也暗示,在一些關鍵問題上,日本將不得不作出讓步。

  安倍承諾將以保留農産品的關稅為條件參加談判,但對於其他國家達成共識的條款,他真的能夠改變嗎?他自己也承認,挽回的餘地很小。

  如果發現談判並不如己所願,也不能退出。因為按國際慣例,設法進入談判而後又退出談判,日本在今後的自貿區談判都會喪失國際信用度。

  共同社做出了某些不好的猜測,如果出現方向性錯誤,不僅會沉重打擊安倍政府,還可能給全體國民帶來巨大負擔。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