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平憲法”是個偽稱謂

時間:2013-03-05 13:53   來源:新華網

  中國的媒體一談及日本的憲法總是將其稱之為“和平憲法”,甚至平面媒體還冠以書名號,稱之為《和平憲法》,似乎日本憲法的正式名稱就是《和平憲法》。這是在誤導公眾。其實,日本現行憲法的正式名稱是《日本國憲法》,所謂“和平憲法”是個偽稱謂。

  那麼,所謂“和平憲法”的稱謂是怎麼來的呢?據國內一位日本問題專家介紹:過去,中國、蘇聯和日本左派都長期批評美國強加給日本的這一憲法。當時日本右派中的一部分就辯解説,這個憲法是“和平憲法”,應當擁護。後來,隨著形勢的發展,日本右派政黨,如自民黨等要求修改憲法中的第九條,左派政黨反對修改憲法,因此也稱其為“和平憲法”。現在我們口口聲聲叫它“和平憲法”是不應該的,更不應該加上個書名號。現在日本媒體幾乎都不像中國媒體那樣稱其為“和平憲法”。據筆者長期閱讀美歐等西方國家的媒體和智庫研究報告,也鮮見有“和平憲法”之説。

  的確,美國在為戰敗後的日本制訂這部憲法時,正如時任駐日盟軍最高司令的麥克阿瑟所説,其終極目標是“確保日本今後不再成為美國的威脅,不再成為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威脅”,因此在其憲法的第9條中規定:“日本永遠放棄以國家權力發動的戰爭,以及武力威脅或行使武力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這就明確地限制日本不得擁有軍隊以及國家交戰權和集體自衛權。這是符合《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精神的。然而,從上世紀50年初開始,美國為了冷戰需要不斷在政治、軍事和經濟上扶植日本。因此,不僅日本已一步步地重新武裝起來,而且粘附著軍國主義陰魂的日本右翼勢力、極端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思潮不斷膨脹,他們通過制定各種法律和法規,不斷衝破憲法的制約,如今這部憲法的核心精神幾乎已蕩然無存,成了一個虛殼。

  日本“自衛隊”是在國家警備隊基礎上于1954年建立的。經過近60年的發展,今天它已是一支擁有海陸空三大軍種、裝備精良的世界一流武裝力量,早已突破了憲法規定“不得擁有海陸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的限制。最近新上臺的安倍政府又宣佈增加21億美元的軍費。安倍在訪美期間得意洋洋地説:“這是11年來(日本)首次增加軍費。”他還多次宣稱要將自衛隊改為“國防軍”。美國《基督教箴言報》今年2月20日的一篇文章指出:“這不僅是更名的問題,而是要把自衛隊變成完整的常規軍,允許擁有進攻性武器。”

  1992年初,日本國會不顧社會黨的反對強行通過《關於聯合國維持和平活動合作法》(PKO法)和《關於派遣國際緊急援助隊法修正案》,首次突破了不得向海外派兵的禁區。從那時以來,日本自衛隊不僅參與聯合國名義下的維和行動,且以各種方式參與了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如今在亞洲、非洲和中東地區都有自衛隊的存在,而且還在非洲吉布地建立了首個永久性基地,也早已突破了《波茨坦公告》規定專守日本本土的限制。

  2011年修訂的日本防衛大綱,在戰略定位上將自衛隊從“基礎防衛力量構想”改為“動態防衛力量”。按照日本國家防衛研究所的解釋,所謂“動態防衛”就是“不僅要保衛日本主權,而且要使日本的防衛力量在進一步穩定亞太地區的安全環境中發揮重要作用。”這已十分清楚地表明日本早已決定要行使憲法第9條禁止的“交戰權”和“集體自衛權”了。

  至於“武器出口三原則”和“無核三原則”也已修改,名存實亡。

  安倍一上臺就把修憲作為他執政的主要目標,打著“加強日美同盟”的名義,再三提出要修改集體自衛權。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最近在華盛頓日美首腦會談上,安倍向奧巴馬介紹了“(日本)已開始討論行使集體自衛權等情況,並表示正推動修改日美防衛指針”。可見,安倍對修憲如何地迫不及待!正如美國《基督教箴言報》的文章所説:“安倍正在走向實現日本右翼民族主義分子長期來追求修改憲法的夢想。”

  據《朝日新聞》今年一月發表的調查報告,現在在日本眾議院內有90%的議員主張修憲,在選民中有50%的人支援修憲,有45%的人支援允許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這足以表明軍國主義思想和右翼勢力在日本根深蒂固。在這樣的國家還能有真正的所謂“和平憲法”嗎?在這種情況下,還把日本憲法叫做“和平憲法”有實際意義嗎?

  今天,人們在安倍和他的團隊身上看不到半點“和平”的影子,看到的卻是否認侵略歷史、參拜軍國主義鬼魂的“靖國神社”;是安倍在新年第一天上班時帶領他的內閣成員高唱“君之代”之歌,為軍國主義招魂!安倍最近在美國戰略和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演講題目是“日本回來了”。他究竟是要使日本回到哪去?是值得大家深思的。國際社會,尤其是曾經深受過日本侵略之害的許多亞洲國家,正在密切關注著安倍究竟要把日本帶向何方?!

  中國有句成語叫“養虎為患”。基辛格博士早在他1994年出版的《大外交》一書中警告説:“日本到某種程度時可能會脫離美國的安全和外交政策。”他説,這是因為“日本制定長遠計劃的人不會永遠認為美、日利益絕對會一致”。美國當今的決策者們是否也應該好好地思考一下這個問題,不要光是想著扶植日本充當打手。(錢文榮)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