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美化侵略歷史,不入流!

時間:2013-02-26 14:11   來源:人民日報

  阻礙日本成為“正常國家”的,正是日本自身。一個公然美化侵略歷史、否定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挑戰戰後國際秩序安排的國家,不可能融入國際關係體系

  日本首相安倍訪美期間,在華盛頓智庫發表演講宣示,日本永遠不做“二流國家”,“一個強大的日本回來了”。

  安倍的願景與日本戰後追求“正常國家”的夙願一脈相承。歷史是一面鏡子。明治維新使日本步入強國之路。然而,強大起來的日本迅速走上侵略道路,給亞洲國家和人民帶來深重傷害。由於對日本的侵略歷史清算不徹底,日本政治右傾化的根子未除。從政客不時“失言”美化侵略歷史、公然參拜靖國神社,到推動修憲、行使集體自衛權等“長期目標”,日本急欲擺脫戰後國際秩序束縛的企圖昭然若揭。

  日本經濟持續低迷、政治人物對國家前進方向缺少理性設計。在此背景下,國際社會對日本“回來”後究竟會幹點什麼,保持著警惕。早在2006年,時任美國駐日大使的托馬斯希弗指出:按照靖國神社的歷史邏輯,日本侵略中國和偷襲珍珠港純屬“迫不得已”,是為了從西方殖民主義者手裏“解放亞洲”;仿佛戰犯不是東條英機,而是羅斯福!這種曲解歷史的觀點“非常令人不安”。同年,美國民主黨資深參議員蘭托斯則更加尖銳地指出,日本患有歷史健忘症,“參拜靖國神社無異於在德國納粹頭子墳前敬獻花圈”,“否定歷史的人必定會重演歷史,這種行為必須停止”。  

  日本似乎始終就沒弄明白,阻礙日本成為“正常國家”的,並非他國,而是日本自身。日本要想成為一個“正常國家”,想讓亞洲國家不再為“日本的強大”擔驚受怕,就必須讓亞洲國家相信,日本走上了和平發展道路,願與區域內國家“一道成長”。

  國際關係自有道義準則。一個公然美化侵略歷史、否定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挑戰戰後國際秩序的國家,不可能融入國際關係體系。這樣的國家和“一流國家”所應具有的品質毫不沾邊。

  對不光彩的歷史進行徹底反省,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不完成自我救贖就無法同外部世界實現真正的和解,就不可能回歸“正常國家”行列。只有真正走上和平發展道路,才有可能得到亞洲國家的接納和歡迎。否則,“強大的日本回來了”喊得越響,日本離“一流國家”就會越遠。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