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淆視聽改變不了歷史

時間:2013-01-05 15: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東海依舊不平靜。1月3日,奧巴馬簽署的《2013年財年國防授權法》,含有《美日安保條約》適用釣魚島問題等涉華條款。此外,最近日本國內,故伎重演,再度拿歷史問題做文章,妄圖混淆視聽。

  但,美國法案的惡意條款和日本的無理狡辯,都改寫不了鐵的歷史,動搖不了中國鐵的意志。

  最近,據日本時事社報道,日方“發現”1950年5月15日中國外交文件《對日和約關於領土部分問題與主張提綱草案》曾承認釣魚島是琉球的一部分,並使用日本命名的“尖閣列島”,並宣稱“這推翻了中國政府一貫強調的釣魚島自古以來是臺灣附屬島嶼的主張”。

  其實,該“草案”是一份沒有署名的參考資料,並不是中國外交部的正式見解。這份參考資料反映出起草人當時的看法,但並沒有被中國政府完全採納。例如其中建議“琉球歸還中國”等,只反映了當時的一種主張,而並不是新中國政府的立場。

  這份資料在涉及當時琉球“概況”部分寫有“八重山(尖頭諸島)”,是指20世紀30年代日本統治下的概況和稱呼,即戰後日本領土重新劃分之前的概況和島嶼名稱,而根本不能代表新中國政府在領土問題上的立場。類似情況在1943年12月發表的《開羅宣言》中也曾出現。《開羅宣言》使用了“滿洲”這一日本佔領時期對中國東北地區的稱呼,而這絕不等於美中英三國政府承認了中國的東北是“滿洲”。

  從這份參考資料的全文看,起草人對釣魚島等島嶼不屬於琉球有明確認識,並主張應考慮在戰後日本領土重新劃分時劃入臺灣。例如,這份材料有關琉球劃界問題的主張是:北緯2740′至30之間各島是否屬於琉球,必鬚根據中國清朝冊封使張學禮《使琉球記》載明的琉球三十六島範圍加以研究。言外之意,三十六島以外的島嶼不屬於琉球,而三十六島從來就不包括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

  這份參考資料還提出,八重山列島是否應劃入臺灣必須研究。這是因為1879年日本明治政府把琉球藩改為沖繩縣時,曾遭到中國的反對;當時日本外務省曾向中方提出“琉球兩分方案”,即日本同意把八重山、宮古列島劃歸中國,而那霸及其以北地區則劃歸日本。對此,中國政府未表示贊成,並不認可日本吞併琉球,但又無力糾正,後因發生甲午戰爭,此事不了了之。正因如此,這份參考資料的起草人認為,戰後重新劃分日本領土時應研究八重山、宮古列島是否劃入臺灣問題。當然,由於戰後美國單獨佔領日本並託管沖繩,海峽兩岸分裂,這一主張也不可能實現。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參考資料的起草人還特意強調,“尖閣諸島”(即釣魚島)、赤尾嶼必須研究是否劃入臺灣。這恰恰説明,中方人士當時已認識到,釣魚島、赤尾嶼不屬於琉球的三十六島範圍,也不在八重山、宮古列島之中,必須研究把這些島嶼劃入臺灣。否則,該資料起草人就不會在八重山、宮古列島之外單獨提及赤尾嶼等劃入臺灣的議題。

  至於該資料中使用了“尖閣諸島”、“尖頭諸島”的説法,是日本殖民統治臺灣時期對釣魚島的一種稱呼,主要是為了便於當時人們的理解,而根本不代表中國政府承認釣魚島屬於琉球或日本。相反,其中的內容反而證明,該草案起草人已經清楚地意識到包括赤尾嶼在內的釣魚島根本不屬於琉球,戰後日本領土劃分時應該劃入臺灣並規還中國。

  釣魚島屬於中國的事實是不可撼動的!(劉江永)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