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的”帶熱航空産業新亮點

時間:2012-09-25 10:49   來源:雲南日報

  機身長12.7米,翼展約14米,左右各分佈著7個大舷窗,飛行速度可快可慢,起飛降落對跑道的需求低,尤其適合空中游覽和緊急救援……

  9月17日,雲南瑞鋒公務機航空有限公司以2000萬元人民幣引進的小型飛機塞斯納208B降落昆明長水機場。瑞鋒航空董事長陳將介紹説:“公司將把這架通用飛機主要投入到普洱、版納等地,結合我省旅遊大省強省的建設開展空中游覽項目。普通市民花數百元就可以參加空中旅遊。”

  這架小型飛機是雲南人心目中標準的“飛的”,是航空個性化服務的重要工具。今年夏天瑞鋒航空和它引進的小型飛機攪熱了雲南的天空,讓老百姓打“飛的”的夢變為現實,同時也再次讓“通用航空”這一新興産業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

  天時地利促進發展

  所謂“通用航空”,是指除“軍用”和“公共民航運輸”之外的其他民用航空活動的統稱。打個比喻,“軍用航空”是“軍車”,“公共民航運輸”是“公交車”,“通用航空”就是像“的士”、“私家車”一樣的民用飛行器。

  有數據表明,經濟發展和運輸業之間存在著非常明顯的內在規律:當每人平均GDP達到1000美元的時候,人們會選擇汽車作為交通工具;當每人平均GDP超過2000美元的時候,出行選擇飛機的人就會多起來;而當每人平均GDP超過4000美元的時候,私人飛機就會開始普及。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每人平均GDP為5414美元,按照這樣的規律,中國航空業最好的時代即將到來。

  今年8月25日,在瀋陽北部法庫縣舉行的中國第一屆“飛行大會”就是中國通用航空産業起步的一個很好例證。在這屆飛行大會上,法庫縣簽訂了飛機銷售、空中游覽、飛機維修等16個項目,總投資287億元。世界各地與“通用航空”相關的人士和客商都非常看好中國通用航空這個“大蛋糕”。

  雲南地形複雜,山高谷深,人口分佈不均,修築公路耗時費力且支出用度太大。早在1921年,唐繼堯主政雲南時就決定擇戰略要地先行修建機場,在雲南率全國之先大力優先發展航空事業。二戰期間,為解決滇緬公路被日軍切斷無法轉運戰略物資的困難,中美兩國聯合開闢駝峰航線。當時雲南擁有52個機場,航空網路四通八達,創造了多項中國、亞洲和世界之最。改革開放以來,由於區位優勢和旅遊大省等因素的拉動,雲南成為航空大省。現今,隨著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正式投入運作,雲南航空再次升級。

  然而,相對較發達的航空業來説,雲南的通用航空産業發展要慢得多。這與我國2010年才逐步開放低空空域有直接關係。開放後的近3年間,全國出現的是通用航空産業呈現出井噴式的發展。

  在雲南,2010年3月17日,雲南省第一家以直升機運營為主的通用航空有限公司——雲南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註冊成立,7月16日,經中國民用航空局批准,獲運作合格證;2010年8月12日,雲南英安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獲CCAR121部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作合格證; 2011年7月15日,雲南和諧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獲CCAR91部運作合格證;2011年12月28日,首家落戶昆明為基地的公務機公司——雲南瑞鋒公務機航空有限公司經民航總局、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及民航雲南安全監督管理局批復獲准籌建成立。

  2011年12月9日,中國民用航空局與雲南省政府簽署《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支援雲南省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意見加快雲南民航強省建設會談紀要》。其中,第三條和四條提出:加大財政支援、機場運營扶持和機場對外開放力度,進一步優化雲南機場佈局,建設以昆明新機場為核心,麗江、西雙版納、芒市等支線機場為基礎,通用機場為補充的佈局合理、規模適度、干支協調、功能完善、分工明確的全省機場網路體系。大力發展通用航空,爭取在雲南開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將雲南省“十二五”及中長期通用機場佈局規劃項目納入國家通用機場佈局規劃,並對雲南通用機場建設給予資金支援。

  2012年1月開始,昆明地區被列為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通用航空公司可以享受一系列的政策扶持。

  不言而喻,通用航空發展在當下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