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爭食”通用航空市場 我亟須制定應對戰略

時間:2012-09-05 10:19   來源:經濟參考報

  面對我國新興的通用航空市場,以美國“股神”巴菲特為代表的歐美投資者和企業目前正在加快進入。不過,《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國內的通用航空企業各自為陣、自謀發展,缺少應對發達國家的統一謀劃。以西安閻良國家航空基地為核心的關中航空帶為了使我國能從通用航空産業發展中獲取最大利益,率先在全國進行大膽改革,使其迅速成為了國內通用航空最大的一塊“試驗田”。

  歐美投資者加快進入我通用航空市場

  通用航空是指從事工業、農業、林業、漁業、礦業、建築業的作業飛行和醫療衛生、搶險救災、氣象探測、海洋監測、科學試驗、遙感測繪、教育訓練、文化體育、旅遊觀光、私人飛行等方面的飛行活動。

  據中航工業公司預測,到2020年,我國通用航空飛機的數量將從現在的1000多架增加到9000多架,新增市場價值接近600億美元。

  發展潛力巨大的我國通用航空市場受到了歐美投資者和企業的關注。今年3月底,美國“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旗下通用飛機運營商耐特傑宣佈在珠海成立利捷公務航空有限公司,希望從迅猛發展的中國通用航空市場上分得一杯羹。由美國國家公務航空協會支援的亞洲公務機展,也決定從今年起連續五年在上海舉行。而在此前,歐美一批通用航空的製造商、經銷商、服務商已在中國佈局設點,搶佔市場先機。

  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外資參與的通用飛機製造商是奧地利鑽石飛機製造有限公司于2008年投資成立的山東濱奧飛機製造有限公司。公司截至去年10月份已生産鑽石40型系列飛機的機體77架、整機48架,試飛並交付飛機48架,累計簽定購機合同214架,其中出口奧地利22架,生産量超過了所有中資企業。

  但是,面對歐美投資者和企業咄咄逼人的態勢,我國的通用航空製造商、經銷商、服務商卻還沒有做好準備,而只是各自為陣、自謀發展。據《經濟參考報》記者調查,目前國內兩家規模最大的通用航空央企———中航通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和中航直升機有限責任公司,還都處於研發、製造産品階段,尚沒有一款機型大規模量産投入市場。民企的力量相對來説則更弱了,國內只有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家企業研製出了自主産品,但交付市場的數量卻極少。

  關中航空帶率先改革應對挑戰

  西安閻良國家航空基地黨工委書記金乾生認為,面對嚴峻的市場競爭形勢,當前國家層面亟須制定應對戰略,使我國能從通用航空産業發展中獲取最大利益。

  這個戰略至少應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督促國內企業加快市場佈局,儘快抓住市場先機。根據《關於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阻礙我國通用航空發展的低空空域開放將於2015年底前在全國推廣試點,這意味著我國通用航空市場將逐步全面開放,留給國內企業準備的時間已越來越短。

  二是提升國內通用航空産業價值鏈,獲取高額利潤。通用航空産業鏈包括創新研發、設計、關鍵零部件、組裝製造、運營、銷售、維修、保險、租賃、高端服務等上下游環節,這些環節産生的利潤是中間低,兩頭高。目前,我國通用航空産業在産業鏈兩頭高利潤環節的力量非常薄弱,我國要成為世界通用航空産業強國、獲取高額産業利潤,亟須對這些高利潤環節加大投入。

  三是儘早在通用航空各個産業鏈上發展自主品牌,真正為我國獲利。目前,我國已具備發展自主品牌通用航空的基礎。據調查,現在我國飛機的整體研製技術水準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但是具體到通用飛機,以我國目前掌握的飛機研製能力,已經能夠自主製造出適應市場需求的中低檔通用飛機。

  在明確了應對戰略後,針對中國通用航空産業長期低迷主要是受政策環境、運營環境、基礎保障環境以及服務支援環境等制約,以西安閻良國家航空基地為核心的關中航空帶,決定從這些制約因素入手,進行大膽改革,使其迅速成為了國內通用航空最大、最主要的一塊“試驗田”。目前,關中航空帶在通用航空方面,已擁有從設計研發、整機製造,到機場跑道、飛行員培訓等完整的産業鏈條,這在全國僅此一家,為國家層面制定應對發達國家的戰略提供了極為寶貴的經驗。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