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佳彥的動武叫囂終會自食苦果

時間:2012-09-13 08:09   來源:人民網

  9月11日,也就是日本政府搞所謂釣魚島“國有化”的當天,野田佳彥首相看似偶然地出席了日本自衛隊高級幹部會議。他在訓話時明確提到朝鮮的核武器開發和中國的軍力擴張,要求自衛隊做好萬全準備。他説:“我國所處安全環境的不透明度正在上升。自衛隊肩負的責任和期待比以往任何時期都大。在國防上不允許有意外情況。”

  一位從事防衛研究的日本學者對筆者説:“即使從軍事外交的角度講,一個國家的政府首腦,也是不應該對其他國家的軍事説三道四的。”但是,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則不是這樣。他上任一年多來,屢次談到中國軍事問題以及在釣魚島可能採取的軍事行動。

  ——2011年9月20日,剛剛執掌權柄的野田佳彥在首相官邸會見記者時,公開要求中國增加“軍事透明度”,指出這是“第一重要的事情”。

  ——2011年10月16日,野田佳彥首相在日本航空自衛隊基地發表講話説:“由於中國在地區水域活動的加強及迅速的軍事擴張,加上朝鮮反覆的挑釁,圍繞我國的國家安全環境越來越不明朗。”這是他在日本自衛隊第一次明確要求做好準備,“在任何情況下保衛國家”。

  ——2011年12月,野田佳彥訪問印度時也對記者表示,“中國加緊軍備擴充與缺乏軍事透明度,是我們共同關注的問題。”

  ——2012年3月18日,野田佳彥在出席日本防衛大學畢業典禮時提出,中國“增強軍力並在周邊海域活動持續活躍”使日本面臨的安全環境“日益嚴峻”。

  ——2012年7月26日,野田佳彥在眾議院宣佈,“倘若在釣魚島境內發現別國的違法侵犯行為,便出動自衛隊,以堅定的態度確保國家土地的主權。”

  ——2012年8月26日,野田佳彥表示,“如果發生針對日本領土和領海的行動,將動用包括自衛隊在內的力量毅然應對。”

  從以上的講話內容可以看出,日本首相野田佳彥絲毫不顧及外交禮儀,一次又一次地在軍事上挑戰中國,在釣魚島問題尋釁滋事。

  多年來,正在崛起的中國,反覆向國際社會強調“和平崛起”,主張“與鄰為伴、與鄰為善”,希望與周邊國家發展睦鄰友好關係。但是,日本則不是這樣,一方面把中國的經濟發展當作本國經濟發展的“機會”,分享中國改革開放的“紅利”,另一方面則在防範、遏制、平衡中國方面“狠下功夫”。他們自認為抓住了中國希望有更長時期的國際和平環境來促進國家建設的“軟肋”,不斷地對中國軍事發展説三道四,指手畫腳,並進一步挑起釣魚島問題,多次表示不惜使用自衛隊,用這種方式向中國“叫板”。

  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兩國高層先後形成四個政治文件,其核心之一是中日兩國不通過戰爭手段解決問題。這個汲取沉痛歷史教訓形成的“和平原則”,可以説是中日關係的基礎之一。而野田佳彥反覆表示要使用自衛隊解決問題,不僅表現出對歷史的無知,更是對中日關係政治基礎的破壞。當年的德意日同盟沒有能夠達到的目的,今天日美軍事同盟仍然無法達到;當年日本“皇軍”慘敗的歷史,不排除有重新上演的可能性。

  相比之下,中國高層領導人幾乎沒有人談過日本的軍事問題,同時也多次肯定日本戰後所走的和平發展道路。對此,日本不應視之為中國的軟弱,更不應忽視中國的耐心,把中國希望日本發展睦鄰友好關係的願望當作一種“驢肝肺”。如果對中國進行了錯誤的研讀,勢必作出錯誤的判斷!

  野田佳彥在釣魚島問題多次妄談用兵,意在考驗中國、激怒中國,讓在GDP上成為世界第二的中國無法專心致志搞經濟。對此,中國一定會繼續反制,但絕對不會上日本的當。中國外交、法律、經濟、輿情、軍事各種力量的綜合協調以及由此形成的合力,最終一定能夠破解釣魚島的難題。野田佳彥發出的動武叫囂,最終一定會自食苦果。(蔣豐 作者係《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總編輯、《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