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航空巨頭因何賠本賺吆喝

時間:2012-04-12 10:58   來源:經濟參考報

  巴西民航局4月初發佈的統計數據描繪了一幅該國民用航空業供需兩旺的美好畫面。統計顯示,今年2月,巴西國內航班架次的供需絕對值均達2000年有統計數據以來高點,由巴西本土航空公司執飛的國際航班平均上座率也達到過去7年來最高水準。

  然而,面對這番欣欣向榮,這個行業裏的大玩家們眼下卻完全沒有心情為蛋糕越做越大感到歡欣鼓舞。

  佔國內市場份額第二位的戈爾(Gol)航空公司3月底方才公佈了姍姍來遲的去年財報。該公司去年凈虧損3.94億美元。無獨有偶,作為當地市場份額最大的航空企業,塔姆(TAM)航空公司的日子也不好過,塔姆發佈的去年財報顯示,2011年凈虧損1.95億美元。

  上述兩家企業去年的虧損總額接近6億美元,而兩家的市值從2007年至今亦合計縮水超過61億美元。

  市場規模膨脹和重點企業嚴重虧損,二者同時出現的一幕頗耐人尋味。分析背後原因可以發現,主要是成本和匯率惹的禍。

  塔姆公司總裁巴羅佐給媒體算了一筆賬:該公司去年航空燃油支出同比增加21.3%,支付給各機場的起降和導航費用增加11.9%,員工工資支出提高15.8%,因而雖然公司全年同比多運送了9.1%的旅客量、總收入達到135億雷亞爾(約合78億美元),收入同比增15%,但一來一去賬面依然出現虧損。

  戈爾方面吐的苦水基本也是一個味道。總裁奧利維拉説,激烈的國內航線票價競爭、大幅上漲的航空燃油成本以及美元匯率走強是造成虧損的罪魁禍首。為實現扭虧為盈,戈爾不得不宣佈採取裁員和減少航班班次的措施,將在近期內將每日運營航班數量在現有基礎上減少8%。

  在目前雙寡頭競爭的格局下,塔姆和戈爾兩家公司都把市場份額看得很重,同時卻因為成本的顧忌而始終在票價上無法做出大的讓步,只能轉而在提升服務和增加目的地數量上做文章。正處於實施階段的塔姆同智利國家航空公司(LAN )的合併案就是塔姆旨在打壓競爭對手的大手筆,但由此也令企業面臨更大的成本壓力。

  巴西幅員遼闊,道路交通基礎設施落後,客運鐵路網基本是空白,陸地交通方式給航空業帶來的外部競爭壓力並不大,來往于各州首府或大城市之間,坐飛機一直是最好的選擇。未來巴西將承辦包括裏約G 20峰會、世界盃和奧運會在內的一系列大型國際會議和賽事,這對本國航空業來説無疑是一針強心劑。如何把握好黃金機會,在高油價高人力成本時代不再“賠本賺吆喝”,是業內企業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