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爭奪緬甸之説讓人啼笑皆非

時間:2012-05-29 10:16   來源:環球時報

  印度總理莫漢辛格今天結束為期3天對緬甸的訪問,印度媒體以及歐美媒體都將辛格此訪與中國的利益往一起扯。意思是:印度準備高調發展印緬關係,這將使中印對緬甸的“競爭”浮出水面。

  不知道中國在緬甸的外交官是否這樣想了,反正中國社會壓根沒把辛格的訪問當一回事。中國要同印度爭奪緬甸,這種説法在我們聽起來啼笑皆非。

  儘管有中國公司因緬甸近來的變化受了損失,也有中國的生意人希望能把緬甸的商機獨攥在手裏,但這都是商業利益層面的具體好惡,完全不代表中國人對緬甸的普遍態度。大多數中國人願意緬甸開放、民主,我們不希望它是只同中國交好而排斥世界、由軍政府控制一切的奇怪國家。

  中國自己就是完全開放的,我們對獨霸一個國家的對外交往不感興趣。這樣的國家關係不正常,因此不可能持續。而且歷史已經證明,這種關係給中國帶來的麻煩常常大於帶給我們的好處。

  不僅緬甸,我們也歡迎朝鮮對外開放,同韓日、也同美國發展正常國家關係。

  中國有緬甸不因對外開放而削弱對華關係的自信。中國是緬甸的鄰國,也是它經濟、政治及軍事力量最強大的鄰國,我們鼓勵它去國際大舞臺上尋找自己國家利益的最佳配置,我們堅信,中國在緬甸國家利益中所佔有的突出位置,不會因為緬甸的擴大開放而改變,我們相信緬甸人不傻,他們對這一點看得比其他人都更清楚。

  我們很願意看到印度及西方國家向緬甸投資,把緬甸帶向繁榮。這只會給鄰近緬甸的中國省份創造新機會。我們倒是有點擔心那些國家與緬甸合作“只打雷不下雨”。

  印度一些媒體很喜歡炒作“中印競爭”,不知道他們是否在通過這樣的炒作滿足與中國平起平坐的感受。普通中國人對印度的了解就是幾部電影、邊界新聞和中國背包客從印度傳回的零散資訊,印度還遠未進入中國主流社會談到“競爭”時能夠想到的國家。中國人對印度的期望尚停留在“友好”和“少找點麻煩”的階段。

  目前印度吸引中國人注意的都是些對抗性資訊,我們對印度做什麼都拿中國當目標、做藉口既不理解,也不愉快。我們認為一個國家建立自尊和驕傲的過程未必只能是這樣的。

  祝印緬關係發展順利,也祝印度越來越好。我們認為它們的發展和進步都對中國的利益無害。對於這些發展有可能給中國帶來具體的不確定性,我們很堅定地認為,中國很大,而這些不確定性相對很小,中國有足夠的能力應對、消化它們,並順勢找到各方都贏的新空間。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