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駐南非大使:“金磚國家”創始人太低估中印俄巴潛力

時間:2012-03-30 09:31   來源:人民網

  3月29日上午,前南非大使、前非洲事務特別代表劉貴今,外交學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秦亞青,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宋泓做客強國論壇,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四次會晤”為題與網友進行線上交流。劉貴今談到“金磚國家”概念的起源,並稱西方經濟危機讓金磚國家走到一起。

  網友“物我兩忘”問,“金磚五國”是不是西方資本盤剝發展中國家的大忽悠之術啊?歷史上,中國與這四個國家的經濟關係並不比其他國家緊密,事實上與日本、美國、歐盟比起來,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乃至看見的將來,這四個國家並非佔中國對外經濟的主流。

  劉貴今表示,金磚國家這個概念是高盛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11年前首次提出的,因為當時他看到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是四個最具有活力和潛力的新興市場國家,他根據當時的判斷,作出了最樂觀的估計,那就是10年之後,這些國家的GDP將會佔到世界GDP的15%。但去年,他寫文章紀念金磚國家概念提出十週年時坦陳他實在太保守了,10年之後,金磚國家的GDP由10年前的3.1萬億美元增加到13萬億美元,佔世界GDP的份額也達到了20%。金磚國家最早提出的時候僅僅是一個縮略語,因為這四個國家的開頭的字母就是BRIC,同磚塊的英文單詞很接近,並沒有“金磚”的意思。所以最早我們參加國際會議的時候,有翻譯就把BRIC翻譯成“Golden brick”,令與會者不知所云。當然這反映了中國人對它給予的祝福和期待,也很符合東方文化的特色。

  致使到了2008年發生金融危機之後,金磚國家才開始逐漸地成為一種機制,因為在金融危機面前,所有金磚國家都受到了西方經濟危機的負面影響,這就促使金磚國家更緊密地走到一起,借助集體的力量和平臺推動國際金融秩序朝著有利於包括金磚國家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金融危機的導火索是美國的各種金融工具,而且美元不斷貶值也蠶食了金磚國家人民辛辛苦苦積累的財富。那麼出路在哪兒呢?金磚國家之間應該對當今金融秩序和全球治理有更多的發言權,應該推動當今的由西方制定的一系列的體系朝著有利於金磚國家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方向演變。我想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金磚國家才開始加強在各個領域裏的合作,以推動整個國際秩序朝著平衡、合理的方向發展。至於金磚國家之間同發達國家的緊密經貿關係,我想不會也不應該因為金磚國家之間加強合作受到負面的影響。(董菁)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