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如何掃除未來20年關係三大“攔路虎”

時間:2012-05-28 11:01   來源:人民網

  25日,中國社科院國際政治理論研究室副主任袁正清表示,雖然中國已經成為歐盟第一大貿易夥伴,歐盟成為中國第一大進口來源地,但是中歐之間仍有多個問題懸而未決。

  5月25日下午,由外交學院與歐盟安全問題研究所共同主辦的“全球趨勢2030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會議第一個環節發佈了《全球發展趨勢2030——相互聯繫的多中心世界中的公民》研究報告,第二個環節就中歐關係的前景和挑戰進行了討論。

  在談到中歐關係的前景時,袁正清表示,最近一段時間,中歐領導人互訪非常頻繁,中國許多高層領導訪問了歐洲,這反映了中國對歐盟戰略夥伴的重視。縱觀中歐關係近十幾年的發展可以看出,中歐高層交流越來越密切,在今後的二十年內,這一趨勢仍將繼續保持。

  他介紹,目前中歐合作的機制和框架已經建立,雙方經濟合作不斷向前推進。2011年,中歐貿易額達5672億美元,增長18%,其中中國對歐盟出口額達3560億美元,增長14%,進口額達2112億美元,增長25%。去年下半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歐盟第一大貿易夥伴,歐盟超過日本首次成為中國第一大進口來源地,這是非常重要的變化。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這一趨勢將會繼續加強。

  但是,袁正清表示,中歐仍面臨著許多問題亟待解決。首先,中歐的貿易摩擦在上升。同時,歐洲至今仍未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2016年,中國將會自動獲得完全的市場經濟地位。如果歐盟一直堅持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到那時,中歐的經濟合作將遠遠落後於中國和歐洲的經濟發展程度。

  其次,中歐在科技領域的合作日益加強,人員交流比較頻繁。但是,中國的經濟面臨轉型,要求技術上的更新換代。歐洲在高科技領域頗有優勢,但是在與中國的高科技合作方面卻設置了諸多限制。中國如今有資金購買歐洲的高科技産品,歐盟是否應該放寬尺度,加強與中國在這方面的合作。

  最後,歐洲對華武器禁運自1989年開始實施,至今這一問題仍然懸而未決。到2030年,這一問題是否仍然是阻礙中歐關係發展的“攔路虎”?因此,希望歐盟儘快解除對華武器禁運。

  袁正清最後表示,中歐關係在最近幾年出現了蓬勃發展的趨勢,中國一直在加持歐元外匯儲備,如果歐洲能解決上述問題,相信將推動中歐互利合作更上一層樓。(記者 董菁)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