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個“預”就是預計、預期,我們把它稱為頂層設計。改革的成功取決於改革的頂層設計。
從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看,的確存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和相當的風險性,一方面需要“摸著石頭過河”,不斷探索、試錯,另一方面也需要不同時期的頂層設計,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我們發現,平均每隔10年左右,黨中央會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作出頂層設計、戰略部署的重大決定,這些決定包括每一時期(通常10年左右)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目標、基本原則、主要任務和改革重點領域等。從1984年以來,黨中央先後有三次重大決定,在不同階段對中國的改革作出了頂層設計。
按照中國改革的歷史階段和發展邏輯,可以預計,今年下半年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第四次作出關於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頂層設計、戰略部署的重大決定,根據黨的十八大報告第四部分“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精神,提出下一個10年經濟體制改革的主題、思路、目標和任務。
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和原則,就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全面落實十八大精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注重制度建設和體制創新。堅持正確處理市場機制與宏觀調控的關係,更加尊重市場規律,更加發揮政府作用。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係,把改善民生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立腳點。堅持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堅持統籌兼顧,協調好改革進程中的各種利益關係。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全面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標準,就是從“三個有利於”逐漸演變為更加全面的“五個有利於”: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生産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是否有利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否有利於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這是與“五位一體”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佈局相適應、相匹配、相支撐的改革總體佈局,從而使改革開放更有效地服務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大局。
全面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目標,就是建成更加完善、更加成熟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更加互補的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更加完善、更加健全的宏觀調控體系,更加完善、更加合理的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更具競爭的開放型經濟體系,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提供有力的體制保障。
全面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主要任務,就是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城鄉一體化,健全現代市場體系,完善宏觀調控體系,加快改革財稅體制、公共資源出讓收益合理共用機制,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全面對外開放。
我們可以預期,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根據黨的十八大報告精神,從頂層設計入手,全面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和建立生態文明制度,精心設計未來10年改革藍圖、行動綱領、重大戰略部署和重要決定,到2020年能夠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作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這樣才能夠全面強化國家基本制度建設,全面優化各類體制機制,克服當前不適應改革與發展需要的各種制度弊端,減少國家治理成本,進一步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