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霧霾,現在不是推諉扯皮的時候

時間:2013-03-07 13:54   來源:濟南日報

  今年兩會上,霧霾一直是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3月4日,中科院院士、政協委員姚檀棟當著習近平總書記的面背了幾句被大家調侃的《沁園春霾》,“北京風光,千里霧霾,萬里塵飄……空氣如此糟糕,引無數美女戴口罩”,現場發出一片笑聲。3月5日,全國人大代表鐘南山再次發出振聾發聵的呼籲:“空氣污染問題非常值得重視,再這樣發展下去,若干年後腫瘤患者可能成幾何級數增加!”

  但是,面對有些代表委員的“調侃”和呼籲,另外一些代表委員的“回應”卻耐人尋味。譬如,中石化董事長傅玉成回應“油質不過關致霧霾”時卻表示,導致霧霾天氣的罪魁是煤炭。再如,有代表委員認為,解決霧霾之道,在於“給汽車保有量劃紅線”。無獨有偶,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環保廳廳長陳濛濛則表示,江蘇省正考慮霧霾天限行公務用車……

  看看這些紛紜的“觀點”,應該説都有道理,但也都沒有道理——煤炭的確是霧霾“污染源”,但在一些大城市污染物的來源中,汽車尾氣“貢獻率”在20%左右,對此,石油部門“攀比”煤炭,豈不是有“五十步笑百步”之嫌!此外,防治霧霾功夫在平時,如果等霧霾籠罩之時再限行公務車,豈不“晚了三秋”?

  發展是為了人類的生存,否則發展有何意義?霧霾問題不解決,腫瘤患者可能成幾何級數增加,鐘南山的這聲“斷言”,令人心悸和恐懼。所以,防治霧霾侵襲,誰也不能置之度外。比如,石油部門別單純抱怨煤炭是霧霾的“罪魁”;公權部門也別單純抱怨汽車尾氣是“禍首”;公眾也別單純抱怨政府部門監管失察……每一個領域、每一個行業、每一個人,都應該立足領域、行業和自身實際,坐言起行,共治霧霾,給自己、為子孫留一片晴朗的天空、清潔的空氣。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