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油價形成機制的改革方案時,“該升就升,該降就降”的基礎是定價調價更為透明和公開。
發改委主任張平在全國人大記者招待會上説:“我們現在正在研究油價形成機制的改革方案,計劃把週期能夠調得更短一些,準備取消4%限制,該升就升,該降就降,更加靈活,更加適應國際市場的變動”。
國內油價備受詬病,定價機制是主要原因。但客觀地説,“22個工作日+4%”的現行定價機制,已經比過去進步很多,起碼“有法可依”,消費者也能初步判斷出什麼時間要調油價了。
但也確實存在一些明顯不足。發改委主任張平説:一是週期太長,不能夠及時地反映國際油價變動的情況;二是變動幅度達到4%,造成國際油價變動不能夠及時反映到國內成品油的價格上來。依筆者看,還有一個最大缺陷是透明度不夠。
從2009年以來,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24次,其中15漲9跌。受國際油價影響,2012年國內成品油價調整頻繁,經過4漲4跌後,油價曾逼近年內最高價格。這裡面無論上調還是下調都存在著過程、細節、影響因素以及計算依據不透明的問題。
比如:去年我國自己生産的原油是2億零400萬噸,進口是2億8000萬噸,我國石油海外依存度58%,而國內供應為42%,國內生産成本低於國際市場採購的價格,那麼,定價機制是不是完全依靠國際三地油價變動而調整,國內低價供應的42%石油是否綜合考慮進去,是如何折算的呢?此外,在計算三地油價變動時,這三個地方各佔多少權重?有沒有考慮匯率的變動因素等等,都應該給消費者一個透明公開的説法。
因此,研究油價形成機制的改革方案時,“該升就升,該降就降”的基礎是定價調價更為透明和公開。否則,我們不免擔心,在取消4%調價幅度限制後,是不是意味著調價漲價徹底失去了標準和尺度?會不會出現想調就調、想漲就漲的情況?(余豐慧 財經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