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開公款盛宴碗碟下的“心照不宣”

時間:2013-01-31 13:37   來源:工人日報

  不少公款盛宴實際是官場上你來我往拉關係、結派系的交易桌,是給親友走門路、牟利益的搭橋宴、答謝宴。若干幕後交易在推杯換盞中達成,若干腐敗行徑在大吃大喝中一路綠燈。套用網路用語,在公款盛宴上,哥吃的不是海參、鮑魚,哥吃的是關係、奉迎、交易。

  有人躲藏,有人中槍——在“厲行節約,反對消費”的倡議之下,公款盛宴令一些人“高度敏感”。有的公務宴請移師豪華內部食堂、私密駐京辦;也有“不幸撞到槍口上”的,海南省瓊中縣財政局局長因1.5萬元的公款吃喝帳單被免職。遏制“舌尖上的浪費”,從剎住公款吃喝風開始,無處不在的公眾監督正在發力。

  浪費公帑,助長浪費奢靡世風,公款大吃大喝的罪狀不止這麼簡單。在公款吃喝的碗碟下,還有諸多官場上心照不宣的學問和交易。

  所謂“接待就是生産力”,公款盛宴中相當一部分是下級單位接待上級檢查、考察、評比、驗收,甚至包括招待上級官員及其親屬的休假旅遊等。一旦上面來人,哪個都得罪不起,一旦哪個招待不週,下級官員都擔心可能影響本單位的年終政績,更害怕可能給自己在上級領導中的印象減分,接待細節考慮得越來越週到,標準越來越高。提供豪華賓館、山珍海味,陪遊風景名勝,送上高檔禮品,賓主盡歡,心照不宣。

  為了要項目、要資金、要貸款,下級單位少不得要宴請上級官員。反正盤子就那麼大,誰跑得勤,誰關係近,誰就容易分到一塊大蛋糕。借逢年過節,借領導集中的一些特殊場合,一把手帶著一幹手下,隆重宴請上級掌管資金、項目的部門負責人,為本地爭項目、爭資金,不説多分一杯羹,至少不要因為“別人請了,我們沒請”而吃虧。

  更為微妙的是,某些地方,官員升遷、人事安排等事項,拍板不在辦公室、會議室,而在酒桌飯桌。有基層幹部説,飯局就是仕途,一場飯局就是一次機會。飯局應酬成為某些官場官員的重要“必修課”。不少公款盛宴實際是官場上你來我往拉關係、結派系的交易桌,是給親友走門路、牟利益的搭橋宴、答謝宴。若干幕後交易在推杯換盞中達成,若干腐敗行徑在大吃大喝中一路綠燈。套用網路用語,在公款盛宴上,哥吃的不是海參、鮑魚,哥吃的是關係、奉迎、交易。而最開心的,這事還不用自己掏腰包。

  與公款旅遊、公車浪費比起來,公款吃喝的“受惠”人群更廣,不分地域之貧富,不分級別之高低。再加上“吃吃喝喝不算事”在官場上的根深蒂固,而財政預算改革難以短時間到位、發力,導致在公款宴請上渾水摸魚的手法多種多樣,找個名目“名正言順”地報銷不是啥難事。

  公款盛宴風行,滋生、助長公私不分的惡果。既然公款吃喝不算事,那麼,用公款幹點別的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除了公款購豪車、公款旅遊外,公款送禮、公款購物、公款出書、公款打球、公款按摩、公款洗浴甚至公款賭博……用坊間的話説,就是“吃喝嫖賭全報銷”。公款浪費“黑洞”之深,難以估量,危害嚴重。

  公款盛宴吃掉一盤海參,山區孩子的午餐就可能少一個雞蛋,保障房建設就可能少一塊磚,1.28億貧困人口的脫貧就會更慢。狠殺浪費之風,厲行勤儉節約,管住公款饕餮盛宴這張大嘴,不僅會節約出更多改善民生的真金白銀,也有助於擠出過濫的檢查、考察的水分,有助於保持官場關係的清明,最重要的是,有助於確立權力的謙抑與自律,從而贏得百姓的信任與支援。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