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款年會"轉戰"駐京辦説明啥

時間:2013-01-30 14:33   來源:東方網

image

image

  有記者以訂餐宴請諮詢甘肅、福建、河北、河南、內蒙古、四川等10余家省級駐京辦餐廳,大多均被告知,至少3日內餐廳的包間和宴會廳都已預訂一空,“主要都是國企和政府部門的公務接待和年會”。

  剛有報道説因“八項要求”,許多單位紛紛取消年會預定,一些大酒店宣稱業務量暴降;這邊地方駐京辦又被曝光訂餐爆滿,一些單位的吃喝照舊。有人解釋,駐京辦餐廳更私密,公款大吃大喝從明目張膽轉向悄悄地吃。

  在我看來,上述看法未必準確。想吃哪個地方的正宗風味,就去哪兒的駐京辦,這在京城幾乎盡人皆知。各地駐京辦的裝修檔次不僅與大飯店無異,而且菜品的風味都努力向一流看齊。對地方而言,駐京辦不光承擔著迎來送往本地首長之責,更是在首都展示地方形象的重要窗口。駐京辦的飯食吸引人,對駐京辦還是重要的“三産收入”。比如,“川辦”因有口水雞、夫妻肺片、毛血旺、水煮魚等等,早就被京城“吃貨”一族奉為必下的館子……

  雖然前幾年駐京辦也曾被清理過,但沒見哪個大地方的駐京辦被傷毫毛。地方領導難保不會説,堂堂一個省難道在北京連個落腳之處都不能有嗎?無論你以怎樣的眼光打量,駐京辦都在那裏,不悲不喜。所以,一些單位選擇在駐京辦辦年會,算不上避風頭——駐京辦早就是眾矢之的,人家不過是“習慣性”光臨罷了。

  上面風聲鶴唳,一些單位為什麼仍然要大開年會?這之中,講排場、公款不花白不花之類理由已説過很多。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原因?

  一些人現實表明,吃並不是年會的最主要目的。繁多的剩菜剩飯説明,人們的肚子裏不缺油水,許多人根本不需解饞。為了保持身材,打扮時髦的大姑娘小媳婦在年會上這不吃那不吃的司空見慣。説到底,許多單位的年會就是一個聯絡感情的機會,一年到頭大家似乎只有在酒桌上才能向領導説平時不敢説的話,在醉意朦朧間向平日裏身處不同的格子間的同事敞開一點心扉。酒杯一端政策放寬,談不成的事在酒桌或有轉機,這就是中國式感情聯誼的結果,是嚴肅的中國人不多的職場與人情開懷,這種現象的確詭異,卻又實實在在地發生著。

  狠剎公款浪費,把關預算審核、強調民主監督,這些招都沒錯。但是,具體到操作層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屢見不鮮。琢磨琢磨年會背後的東西,嘗試增進人與人之間的非酒桌交流,或許也會對剎住公款吃喝風有所助益。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