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中央出臺“八項規定”、“六項禁令”,其中要求“厲行勤儉節約”、“嚴禁超標準接待”。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為了避風頭,現在不少公務招待都轉向了駐京辦。媒體暗訪發現,多家駐京辦餐廳的包間和宴會廳都已預訂一空,“主要是國企和政府部門的公務接待和年會”。(《新京報》1月28日)
雖然轉向了駐京辦,但公務接待的標準還是“高高在上”。據稱,團體餐一桌的標準最低也要2000元,而請領導吃飯至少要達到500元一位的標準,基本上“800元一位的才像個樣”。媒體探訪到了一桌宴請,標準每位800元,桌上放的是單價2180元每瓶的茅臺及每瓶1080元的廣西特色白酒丹泉,香煙是每包108元的軟中華和每包150元的真龍。國家統計局1月18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7917元。城鎮居民辛苦工作一年,只不過一頓公款吃喝;而農村居民一年收入,竟然吃不到一桌公務宴,讓人情何以堪。
中央“八項規定”壓力下,公款吃喝之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這不僅體現在近段時間召開的地方兩會上,環視周邊,很多單位年會的吃喝環節也因此取消了。但在暗地裏,一些地方和單位的吃喝之風依然嚴重,造成的鋪張浪費依然嚴重。無論是公款吃喝“隱姓埋名”轉向內部食堂,還是“改頭換臉”轉向駐京辦,都説明一點,遏制奢靡之風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而鋻於過去的經驗教訓,轉變作風很可能變成一陣風。這一情境下,建立遏制公款吃喝的配套機制,也就顯得尤為必要。
“下有對策”對應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氾濫,一定程度上説明,在遏制公款吃喝上,規章立制還做得不夠,堅持得還不是太好。這提醒我們,厲行節儉、反對浪費,既需要把公款吃喝關進制度的籠子,也需要發揮監督的力量,讓公款吃喝最大程度地曝光在陽光之下。
這段時間,一些公款吃喝為什麼改成地下作戰?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避免被公眾看見,從而惹上不必要的麻煩。公款吃喝作為一種很容易被發現的“街頭腐敗”,隱私性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強。公眾的眼睛無所不在,不説其他,就是那些餐飲單位的內部,也有不少人有當“深喉”的潛質,真要調動起全民監督的熱情,公款吃喝很難瞞天過海、矇混過關。真下決心遏制公款吃喝,就應該把更多的力量,用在激發全民監督熱情上來。
全民監督的一個直接表現就是舉報。這些年來,為了調動公眾舉報的熱情,許多領域都推出了有獎舉報。揆諸實際,只要真正實行的,有效舉報都發揮出了積極效果。在公款吃喝上,也不妨來個有獎舉報。一頓公務宴,吃掉幾萬元,完全由公家買單;舉報一經查實,改由自己支出,由此節約的公帑,完全可以拿出一部分來獎勵給舉報人。
遏制公款吃喝,需要決心也需要智慧,需要權力約束也需要公眾參與,需要譴責“下有對策”也需要完善“上有政策”。有效舉報就是一種公眾參與,就是一種上有政策,體現的就是權力智慧。真要是實行有獎舉報,公眾的舉報熱情將迅速激發出來,而公款吃喝也將無所隱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