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款吃喝移師駐京辦,更要窮追猛打

時間:2013-01-29 15:06   來源:人民網

  去年年底,中央出臺“八項規定”、“六項禁令”,其中要求“厲行勤儉節約”、“嚴禁超標準接待”。近日記者暗訪甘肅、福建等十余家省級駐京辦餐廳,大多被告知,至少3日內餐廳包間和宴會廳都已預訂一空,主要是國企和政府部門的公務接待及年會。記者發現,每桌宴請一般是3000元起步、5000元標準、8000元像樣,上不封頂,不少宴請實際上每桌超過了萬元(1月28日《新京報》)。

  反腐高壓之下,公款吃喝風遭遇各方狙擊,自然收斂了許多,但這並不意味著“舌尖上的腐敗”病灶被完全切除。從十余家省級駐京辦餐廳應接不暇、排隊等候、訂單劇增的紅火生意來看,官嘴依然堅挺,從五星級酒店、高檔豪華酒樓被迫撤下的公款吃喝,將吃喝戰場轉移到了更加隱秘的駐京辦。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對待公款吃喝,我們必須有這種窮追不捨、一追到底的決心,必須有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回顧這些年來很多次的整治公款吃喝行動,上百份紅頭文件管不住一張吃喝嘴,幾乎每次整治行動之後都有“報復性反彈”,其原因就在於某些治理行動本身即有虎頭蛇尾缺陷、引入社會監督不夠而陷入措施單一的路徑依賴。此處嚴打去彼處,中午禁酒晚上喝,躲過風頭瘋狂吃——很多貌似嚴厲的禁令,最終亦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官場太極神功化為無形。

  不裝腰包的腐敗依然是腐敗,其手法更隱蔽,危害性也更大。去年全國“兩會”,九三學社中央提交了《關於遏制公款吃喝的建議》,其中披露的數字令人觸目驚心:據估計,全國一年公款吃喝的開銷已經達到了3000億元,如此龐大的公款吃喝數額加重了政府財政負擔,擠佔了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醫療和社會保障等民生支出。同樣可怕的是,公款吃喝“吃掉”的不僅是國之財富、民之血肉,同時“吃掉”了幹部作風、權力公信、政府形象,消磨腐蝕幹部意志,嚴重影響幹群官民關係,成為老百姓心裏一個始終解不開的結。

  制度嚴打,是否能夠真正將公款吃喝腐敗者打回原形,打出常態化的朗朗清風,寄寓著公眾期待,也包含著全社會對中央反腐倡廉決心、作為的現實考量。不敢再進高檔豪華酒店的公款吃喝,如今偷偷摸摸地“移師”更為隱秘的駐京辦,既證明了前段時間嚴打的效力和作用,也牽帶出了更深的問題——此前開展的“駐京辦腐敗”專項整治並不徹底,仍然留有不少死角,若不全面推進駐京辦公共服務社會化改革,今天公款吃喝“傍上”駐京辦,明天還會有更多腐敗“傍上”它。

  詩曰:燈紅酒綠菜肴香,官嘴饕餮吃喝忙;耗費公帑與米糧,百姓觸目心更傷。“八項規定”清風吹,舌尖腐敗驚且慌;宜將剩勇追窮寇,永禁腐敗再開張。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