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和企業家交朋友,“老生常談”還是“警鐘長鳴”

時間:2012-07-17 09:18   來源:解放日報

  我們身處市場經濟的環境之中,潮漲潮落,五光十色,使我們的反腐倡廉領域,往往有一些“老生常談”,卻又是變化多端的新問題、新傾向——我們的領導幹部,怎麼與企業家打交道,就是其中一個。

  我們説,領導幹部要善於同企業家打交道,甚至交朋友。道理很簡單,企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細胞,是經濟發展的活力所在。尤其是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繼續加大的嚴峻形勢下,企業還負有穩就業、穩社會的責任呢!因此,對於企業的領頭人、“老闆”,我們要關注他們的困難,優化他們的環境,關心他們的憂樂,不但不要“怕”與他們交往,而且還要多與他們交盡可能知根知底知心的朋友。

  但我們這裡講的,是“善於”——善於與企業家交朋友。“善於”,一是要幫企業,幫到點子上,幫在燃眉時,幫準企業家的憂難;二是要“君子之交淡如水”,不要有個人利益的往來,更不要有權力的交換,千萬不能吃人家的、用人家的、拿人家的。如果那樣的話,“朋友”就會變質,“幫扶”就會變性,權力更要變色。這種“交朋友”,就不是“善於”,而是蛻變為一種“惡”了。

  在我們的視野裏,這種“惡交”不幸也可以看到——比如有的同志,儘管不收“老闆”的錢,卻屢屢享受人家安排的豪華旅遊,名山大川而外,還有漂洋過海的,一應開銷、鉅額遊資,當然由企業一賬包銷;再比如有的同志,好打高爾夫,於是定期定點,隔三差五要去“赴請”,白雲青草,多少個洞,留連不已,樂不思蜀,也一概由企業“埋單”。當然還有借“幫扶”的企業為自己的親屬謀利益,甚至向被服務和被管理的對象“借”錢、“借”車、“借”物的,那“對象”裏,自然少不了“感謝”他甚至“敬畏”他的企業和企業家了……

  “善於”同企業家交朋友,就要記住一句老話,“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第一,我們不能因為“怕”而不在“河邊走”,不能因為擔心“情況複雜”而遠離市場經濟,遠離企業;第二,也是更重要的,要做到“不濕鞋”,就要明白權力在同市場打交道時,它是有規則、有底線,也有禁區的。這個規則,就是官商不能混合;這條底線,就是官員不能為個人謀取哪怕一點私利;而這個禁區,就是我們是“清水衙門”,我們同企業家打交道是“淡水之交”,絕不能“吃、拿、卡、要”,甚至也不要去“吃請”、“玩請”——有的領導同志建議,與企業家吃飯,如果必要,你埋單不就行了嗎?不要讓“老闆”請客;也有的領導同志呼籲,我們的幹部,尤其是在職在位的同志,能不能不要去玩像高爾夫那樣的高消費?群眾有反映,就會有不滿,便是那幾個“老闆”,給你埋了單,他心裏又真爽嗎?

  怎樣與企業和企業家打交道、交朋友的問題,不是個小問題。這在今天的情況下,一方面是朋友要交,另一方面是界限要有。往往是是非交織、犬牙交錯,有些同志把握不好,不能自處,更談何慎獨自律?這也算是個常見多發的問題,所以有一點“警鐘長鳴”,警誡的並不是一席“老生常談”!

編輯:許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