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拒絕也是一門“藝術”

時間:2012-07-11 13:55   來源:人民網

  細細品讀“拒腐”手冊中的場景與對策,宛如一個個小故事。這樣的拒腐方式,明顯有別於法規制度的教條與僵硬,也有別於貪腐官員懺悔的警醒與訓示。換句話説,從細節上去反腐,並提出可以應對的技巧與策略,這明顯是一種進步,儘管其意義有限,但也值得褒揚。

  譬如,手冊中模擬的24種法官在辦案中可能遇到的送禮、請托場景,其實恰恰是現實中有關送禮與請托的真實還原。送紅包、請吃喝、送土特産、提前埋單等,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賄賂手段,恰恰是打開法官拒腐防線的伎倆。而在人情社會,這些問題的複雜性與詭秘性,往往使當事法官防不勝防。我們不能否認個別貪腐官員存在“撈一把”的衝動,但同樣也不能忽略那些隱蔽性極強的賄賂手段的拉攏與引誘。

  其實,有關反腐的法律法規與規章制度可謂汗牛充棟。腐敗的猖獗並非是制度不健全,也不見得就是懲戒過於輕微,更大的困窘和難題恐怕還在於執法不嚴以及由此導致的腐敗成本低廉問題。換言之,如果我們能對腐敗防微杜漸,那些犯罪記錄駭人的貪腐案件相應就會減少很多。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腐必懲,而對於公職人員來講,要做到的就是有腐必拒。

  事實上,手冊中提到的應對方法,如飯局遇到當事人藉故離開、轉賬退還現金等,都不失為處理行賄的較好技巧與手段,這樣既保證了自己不被行賄的糖衣炮彈擊中,也能避免在人情社會的種種尷尬。而後者,往往是很多公職人員一步步滑向犯罪深淵的重要原因與藉口。這種細節化的拒腐手段,不是一種創新,而是一種將法律法規精神落實到具體語境的細節化處理。這種細節,對於公職人員應該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當然,我們並不是説“拒腐”手冊中的建議就如何完美無缺,其中如回贈禮品等,未免太過牽強與苛刻,有些處理意見考慮到特殊情況,恐怕也難以照本宣科。但無論如何,這些細節化的處理手段,至少提供了一種參照,讓公職人員明白,拒賄不僅是一種必要,而且也是一種必須學習的技巧。在現代社會,公職人員八面玲瓏自是不潔,但兩袖清風不近人情,也未必就值得誇耀。適應人情社會,但又能堅持原則,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當是公職人員的底線恪守。

  這一點應對我們有所啟發,也就是細節層面的約束與規範,往往會有可普及的意義與效果。在香港、新加坡等地,針對公職人員反貪拒賄,往往是細節要求繁多,任何一種違法違規行為,都有章可循,公職人員也清楚什麼可以要、什麼不可以收。“拒腐”手冊未必能有如此大的作用,但至少認真地約束與指導每一個可能腐敗的細節,顯然是一種值得期待的誠意。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