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26萬元接待費能否有本細賬

時間:2011-07-20 10:10   來源:中國青年報

  這幾天,又有幾個中央部門曬出了“三公經費”帳單。值得注意的是,住建部在公務接待費方面,去年決算和今年預算分別僅為26.07萬元和13.95萬元。

  26萬元的公務接待費,著實讓人吃了一驚。這一驚,是因為住建部“超低”公務接待費有點讓筆者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或許有人會説,不是一直希望“三公”支出越低越好嗎?人家現在低了、節約了,你們又表示懷疑。

  的確,我們不應該懷疑住建部的“超低”公務接待費,而應該鼓掌歡呼。相比其他部委動輒上千萬元,甚至近億元的“三公”支出,住建部作為一個部委,怎能做到如此節約?

  另外,客觀上最近幾年,由於CPI的持續走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三公”支出的走高,要知道,按照現價計算,26萬元才能購買40多箱五糧液。同時,像北京這樣的地區,就是隨便吃頓家常便飯,都達到一二百元,更不要説接待用餐了。

  對住建部的26萬元接待費用,從常識判斷,怎麼都覺得不夠。但是,人家既然已經公佈了數據,而且2011年要降到13.95萬元,可見住建部很可能或者説已經做到如此節約,應該是有些方法的。可是,我們看到,住建部公佈的“三公”支出數據也是籠統大概的公開,並沒有公佈具體翔實的數據,更重要的是並未指出住建部為何公務接待費用這麼低。是一年接待次數少?還是接待時煙、酒、就餐標準低?還是其他原因?

  對於住建部26萬元的公務接待費用,筆者不是雞蛋裏挑骨頭,而是想,既然已經公佈了,而且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那麼住建部有必要再滿足納稅人知情權,將26萬元的具體數據通過進一步公開具體數據和證據,講講26萬元具體用到什麼地方,如此節約是怎麼做到的?其依據的接待制度和標準有哪些特別規定?一方面好讓其他部委和地方政府學習,確實將公務接待費用降下來;另一方面也能取信於民,説明自己公佈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編輯:王亞男

相關新聞

圖片